第七十五章 琉璃-《逆水行周》
第(1/3)頁
西陽城東一隅,五味齋內人聲喧鬧,推杯換盞之聲此起彼伏,這座今年新開張的酒肆生意終于開始紅火,以其獨特的菜式和別具一格的風味吸引著饕餮們。
五味齋的外表和一般酒肆沒太大差別,對于‘有見識’的人物來說,即便是在安陸等大州州治也是普普通通,但在巴州州治西陽那就是‘高檔’場所。
西陽城雖然瀕臨長江,往來大江東西的商旅都從門前過,但是他們一般都不會在西陽上岸,一來是巴州物產沒什么特別之處,二來是西陽沒有什么值得他們逗留的。
所以西陽城內酒肆規模不大,畢竟沒有多少外地客商來消費,光是城里和周邊所謂大戶的需求根本支撐不了太多的酒肆,不過自從五味齋開業后局面開始有了變化。
他的菜式是別處從來沒有見過的,不是說用料多么名貴多么罕見,純粹是用尋??梢姷氖巢淖龀霾灰粯拥奈兜?,當然要吃上一席價格不菲,但是漸漸的讓巴州本地有錢人趨之若鶩。
凡是開酒肆的都得各條門路打點好,不過沒有誰敢到五味齋造次,首先西陽城里的牛鬼蛇神被整得服服帖帖,其次這是刺史宇文溫名下產業。
別處小酒肆里烏煙瘴氣的情形絕不會有,若是有誰喝過頭也都是到了酒肆外才敢發作,有了個正常的用餐環境,到五味齋里的客人越來越多。
最近開始火熱起來的‘東坡肉’‘醬肘子’等菜式,就是從五味齋開始傳出去的,還有各色糕點之類風味不錯,若是付不起在五味齋吃席的費用也沒關系,所有菜式、糕點都接受單點‘打包’。
所以稍微有些錢的人家也時不時嘗嘗鮮,碰著什么好事也到五味齋訂幾樣菜,尤其是各色糕點之類最受歡迎,連帶著一些小食也經常有人下訂。
按說五味齋有如此多獨門菜式定會緊緊捂住,免得讓人把做菜訣竅給學了去不好賺錢,可是五味齋對其菜式糕點的制作方法竟然不保密。
除了個別招牌菜外誰都可以來學,據說是包教包會當然學費不能少,許多大戶人家花錢派自己的廚子到五味齋學藝,甚至還有小酒肆的廚子也來學本事,所以其菜式和各類糕點的做法也漸漸擴散出去。
即便如此五味齋的食客依舊不少,別人學著做出來的菜式總是差了那么一點,不是五味齋不教訣竅而是做菜需要的東西太多,許多人都不一定湊得齊。
首先是‘炒’,這年頭那里有人知道‘炒’菜是什么玩意,所以得買鐵鍋而不是砂鍋來‘炒’菜,其次是佐料,像什么豆醬油、豆豉之類不一定買得到,沒這些東西做出來的菜味道總是差一些。
五味齋也出售這些佐料但是量不多,釀制方法交了錢也會傾囊相授,但是除了開酒肆的哪里有人愿意如此折騰,所以許多人家最多是學上幾個簡單些菜式或糕點的做法,要是請客什么的還是直接到五味齋。
宇文使君名下有做買賣的瑞興店,據說來做買賣的都是大商人所以生意興隆,許多人覺得既然如此何必又開個酒肆賺辛苦錢,不過‘有識之士’也點出其中蹊蹺:西陽城原有酒肆格調太低,宇文使君手下王掌柜需要個好地方宴請貴客。
如今王越王掌柜確實是在五味齋一間廂房里宴客,在座的是今日剛剛抵達西陽的吳忻一行人,王越的合伙人李方也在場。
王越作為宇文溫手下掌柜主管其名下一切買賣,李方則是站隊正確的本地大戶,作為獎勵被宇文溫接納‘有錢一起賺’,此次他兩個一起和江南來的幾個掌柜談買賣。
因為周、陳兩國交戰的緣故,早就該進行的買賣推到了現在,王越手上有一大批貨積累,而江南吳掌柜等人也等著帶回琉璃鏡以及其他貨物賺錢。
推遲數月的貨以及貨款都交接完畢,清了‘舊賬’后雙方如釋重負,正好是吃飯時間便分主客就座用膳,當然五味齋的菜式也讓大家食指大動。
一輪飯前小食過后主菜上桌,首先是西陽名產‘東坡肉’和‘醬肘子’,這兩個年初才冒出來的菜式頗受在座諸位喜歡,當然五味齋的東坡肉和醬肘子比別家酒肆要美味得多。
然后是別具一格的湯心魚丸,聞所未聞的西陽烤鴨,清淡的鮮菇豆腐湯,奇怪的香煎藕盒,不知道怎么做出來的干燜雞,香氣撲鼻的蛋‘炒’飯,聳人聽聞的獅子頭以及酒香撲鼻的佳釀。
那酒很給力,迎來送往千杯不醉的吳忻等人本不當回事,結果一杯下肚后暗道不妙:后勁很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蕴县|
东光县|
宜章县|
日喀则市|
武义县|
芦山县|
芮城县|
祥云县|
门源|
玉环县|
德州市|
康乐县|
石狮市|
富源县|
伽师县|
南和县|
库尔勒市|
海林市|
汾西县|
汾阳市|
乐都县|
贵阳市|
通海县|
永平县|
广州市|
宁陵县|
阳山县|
江永县|
绥滨县|
呼图壁县|
宝坻区|
灵川县|
顺平县|
永吉县|
革吉县|
浦县|
方山县|
延寿县|
广汉市|
新密市|
大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