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收獲-《逆水行周》
第(1/3)頁
巴河城外,一片金黃的稻田里熱鬧非凡,收割水稻的人們正忙得熱火朝天,其中一些人是虎林軍將士,如今正忙著收獲一年辛勞所得。
巴河城原是魯氏地盤,作為根深蒂固的豪強歷年都不上繳租調,自從年初參與叛亂被刺史宇文溫連根拔起后,魯氏一族的田地被分給虎林軍的有功將士。
虎林軍平日里操練強度很大又要參加作戰,平日里巴河城外的農田都是由別人打點,那些人有的是原先魯氏一族的仆人,有的則是將士們的親友。
宇文溫拿下巴河城后將其變成自己的地盤,除了虎林軍將士的親眷安家落戶外,也讓重建的巴州水軍以此作為定居之地,如今正是秋收的關鍵時刻,所有能組織起來的人手都到田里收割水稻。
現在天氣不錯正是“搶晴”的好時機,收割的稻谷正好可以晾曬利于貯藏,所以人們爭取在這段時間完成收割、打谷、晾曬等等農活。
李石磨如今正戴著草帽拿著鐮刀在田里忙活,他自幼家貧沒有自己的田地,父母靠給大戶種田養蠶為生,因為胃口大飯量多家里養不起的緣故,李石磨只能到礦里做苦力。
在礦山做工又辛苦吃得也差,李石磨熬了幾年實在熬不下去時轉機來了,安陸城的西陽郡公宇文溫招兵,待遇優厚管飽,李石磨就奔著‘管飽’這個兩個字投了軍。
在軍中磨練了一年,雖然操練起來十分辛苦但確實管飽,吃得還不錯不是那種攙著沙子的糙米,關鍵是有鹽有肉,雖然量不多但已經是聞所未聞了,原本力氣就大的李石磨越來越壯。
憑著浴血奮戰立下的功勞,他在巴河城外分得了六十畝水田、二十畝桑田,這還是已經耕種多年的熟田,鄉下的父母得知這一情況高興得幾夜都睡不著覺,當即帶著他弟弟李鐵錘搬來巴河城定居。
李石磨和李鐵錘兩兄弟飯量都大,靠著家中那點家底哪里吃得飽,虧得李石磨投了軍負擔減輕,如今又分得田地自然讓家里人激動萬分。
六十畝水田、二十畝桑田,按照‘一家百畝’來說過日子緊了些,不過李石磨在軍營包吃包住,州衙又免了巴河城今年的租調,這樣下來就寬松了許多。
“兄長,那個什么風車當真能舂米?”李鐵錘問道,巴河城外那座形狀奇怪的高塔據說是風車,下面的工坊里有不用人力的木槌能舂米。
“有風就行,晝夜風不斷就能一直舂。”李石磨點點頭,那座風車他和同袍都去看過,確實是有風就動而且舂起米來速度不慢。
“那萬一沒風呢?”李鐵錘又問道,李石磨一咧嘴說那就他倆一起舂米,李鐵錘聞言哦了一聲又彎腰繼續割水稻,他們的父母就在身邊也是拿著鐮刀收莊稼。
舂米就是把稻谷的殼去掉,完全是個力氣活,雖然他兄弟倆力氣大但要是舂米也有得累,如今有了風車那就能省下很多力氣,宇文使君已經說了今年用風車舂米不收錢,所以大家都開始排隊領號用風車舂米。
風車的缺點就是要靠風所以沒風就動不了,風車只有一座而排隊的人很多,李石磨已經想好了要是等得太久,他和弟弟就親自上陣。
白花花的米裝到米缸里心才定,家里有了存糧那一家人就著落了,李石磨一年前從未想過自己會有今天。
虎林軍待遇好賞罰分明,加上西陽城外又有大片荒地即將開墾,弟弟原本也想著投軍立功爭取分田地,不過李石磨決定這個責任還是自己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府谷县|
苏州市|
云霄县|
昌平区|
扬州市|
吉林市|
锦屏县|
西充县|
屯昌县|
县级市|
邛崃市|
定南县|
吉木乃县|
钟山县|
宁津县|
乐都县|
东兰县|
彭水|
边坝县|
根河市|
平昌县|
盘山县|
宜章县|
南阳市|
涿州市|
龙海市|
尼玛县|
横山县|
郧西县|
道孚县|
鹤山市|
六盘水市|
宁海县|
五莲县|
松滋市|
齐河县|
海林市|
普兰店市|
铁岭县|
榆社县|
民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