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自然,也對這次孔明的考教充滿了期待。 可偏偏… 偏偏第一道題,關麟的答案就讓所有人大跌眼眶。 敷衍…完全是敷衍、胡鬧的答案! 正是因為這答案,關羽當場就與關麟劍拔弩張,也就有了第二日,扣下虎豹騎軍輜…逼迫關麟更改答案一事。 這是因果! 甚至… 馬良還語重心長的替關羽解釋。 “哪怕到最后,云旗還是不更改這封答卷,你們的父親是愛之深、恨之切啊,你們說,憑著這一封胡鬧的答卷,失去了成為諸葛軍師關門弟子的機會,這于云旗是何等可惜?于關公,是何等失落?” “便是為此,關公特地去送別楊儀,還特別交給了楊儀一封親筆予孔明的信箋,囑咐楊儀向孔明解釋一番。你們的父親何等高傲?他放下姿態,能做出這一步…已經實屬難得,實屬不易了!” 隨著馬良的一番話傳出。 此間陷入了一片寂然。 關銀屏目睹了整個事件,她知道…這次或許真的是四弟的錯。 可四弟的性子,讓他認錯又談何容易呢? 關平與關興則是眉頭緊鎖,儼然…他們的想法與關銀屏相似。 唯獨關索,他與關麟關系最好,也最親密,更是最了解關麟的兄弟。 他當即就替關麟鳴不平。 “父親緣何就知道?四哥的答案是胡鬧、敷衍呢?萬一…萬一…” 因為語速太快,關索尚未組織好語言,說到中間磕絆了一下。 他稍稍停頓,繼續開口。“倘若…倘若那曹操真的離開了漢中,那…那蜀中豈還會有危機?自然也就不需要籌措軍輜、糧草北上抗敵,四哥的答案‘湊不出就湊不出,根本沒必要湊’,話雖糙,理卻不糙,自然也就沒錯了呀!” 隨著關索的話… 關羽與馬良下意識的彼此互視。 ——『維之說的…還真是跟云旗說的一模一樣。』 關羽回憶起了。 就在今早,他們父子徹底“爆發”的前一夜,關麟的確對他的答卷做出過解釋。 他的意思是——曹仁馬上就涼了,曹操也會即刻返回襄樊,漢中之危迎刃而解! 自然…就沒必要湊糧! 老老實實回去睡大覺,也就成了最優解… 可… 這種話,難道不是胡言亂語么? 曹仁涼了? 呵呵,怎么可能? 曹仁又不是一個垂垂老矣的老叟,他的身體從未有恙,他正值當打之年,怎么會說涼了就涼了? 你關麟究是能掐會算,也得有所憑證吧? 不夸張的說,就算是襄陽城的上空,落下無數枚刀子,這小子如何保證,就一定能插在曹仁的要害上呢? 關羽也懶得向關索解釋了。 呼… 他無奈的坐下,長長的吁出一口氣。 他閉上了眼睛,想到的…卻是他寫給孔明的那一封親筆信箋。 信是這么寫的。 “——孔明安好,自荊州一別,已歷三載,羽不勝感慨。想昔日,吾兄弟三人結義于桃園,三顧茅廬于先生,歷時已有八載…水鏡先生曾有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而后因兄長禮賢下士,幸中水鏡先生之言,于荊州得臥龍先生。” 關羽一封書信,似乎與關麟的答卷“風馬牛不相及”,通篇盡數是敘舊,其言語間悉數是對諸葛亮的贊譽。 也僅僅只是最后才補上一句。 ——“孔明考教云旗,此乃關家幸事,此子孤傲,脾性七分像關某,況其答卷之時正與關某置氣,故而,答卷中多少有些搪塞、胡鬧,望孔明不要介意!” 通篇洋洋灑灑,數百字,也僅有這么一句是替關麟開脫。 需知。 關羽一生,何曾這般謙卑過?何曾如此稱頌于人?何曾這般擺低姿態。 莫說是諸葛孔明,就是面對劉備時也沒有。 通篇中的每一句…每一個對諸葛亮的贊譽,此所謂——關羽舞墨,意在云旗! 關羽篤定…如果是孔明的話,他一定能看懂。 只是,這樣一封“意有所指、兒女情長”的信,怕是要讓孔明笑話了。 就在這時。 周倉闖入了軍帳,拱手稟報到:“將軍,門外…有文吏帶著信使求見,說是襄樊細作傳回的急件!” 說話間,周倉已經將急件遞給了關羽。 “傳他們進來!” 事關軍事急件…還是襄樊細作傳回的急件。 關羽連忙吩咐。 說話間,周倉就出去了。 而與此同時,關羽迅速的展開了手中的急件,馬良也引頸踮腳,對這一封襄樊急件,很是好奇。 當然,馬良知道,間諜的信箋往往需要通過雕版,就算看到了信中的內容,也不知道其意。 而隨著信箋打開。 關羽迅速的用雕版找出有用的文字,連接起來,比對出第一句話。 而這第一句話,就讓他微微一愣。 ——襄陽城…曹仁、曹純遇刺! 關羽還琢磨著,他沒有下令,讓細作行刺啊,當即望向馬良,“季常可下令,讓襄樊的眼線刺殺敵將了?” “沒有啊…”馬良連連搖頭,他完全不知道啊! 關羽順著…往下看。 透過雕版,第二句話呼之欲出。 ——曹純死于當場! 關羽下意識想到的便是…曹純竟活著回到了襄陽城?原本關羽以為,他已經死在落日谷了。 故而,曹純的死并沒有引起關羽的注意。 而就在這時… 雕版再度下移,第三句正在拼湊… 前面兩個字是“曹仁”… ——『曹仁…怎么了?』 關羽一邊思索,一邊拼出了這完整的一句。 也就是這一刻,他那丹鳳眼收縮了一下,仿佛見了鬼似的,他瞠目結舌,他短暫的沉吟了一下,繼而完全顧不得風度與威儀,他竟大哮出聲。 ——“曹仁遇刺,昏迷至今!” 只這一句話。 整個大帳內,突的,就寂靜了。 包括關羽在內,所有人都陷入了良久的安靜。 就怕空氣突然安靜!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