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周詠美奇怪道: “什么賊?” “偷心的賊。”蘇哲故意裝成油膩的模樣。 周詠美噗嗤一笑,心滿意足地縮在他懷里: “好開心呀,嘿嘿。” 磨嘰一會兒后,周詠美離開了,蘇哲便專心盯著《阿刁》銷售曲線。 如數(shù)據(jù)分析的那般,甘蔗們的買力基本干涸,全靠路人,銷量突破400萬后就基本不動了。 沒辦法,雖然音樂付費市場一直在增長,但聽眾的付費意識還在培養(yǎng),且主要為會員付費,而非單曲付費。 看到這一數(shù)據(jù),尹曉雙等人都淡定了,給蘇哲發(fā)來信息,再次強調(diào)了條件,不可能增加。 企鵝音樂也淡定了,表示這點數(shù)據(jù),不值得他們?yōu)樘K哲破例。 負責對接蘇哲的中層,甚至用小號在微博陰陽怪氣: 【某些歌手,寫出幾首賣座歌,就以為自己可以威脅平臺。卻不知道,沒有平臺捧,真實水平也就那樣!】 下面有人回復: 【李哥,你在說蘇哲嗎?感覺他水平很高。】 他回復: 【水平高?后臺看,水平高的素人太多了,沒宣傳誰知道?某人就沾了綜藝的光而已,真以為全靠自己?】 小號發(fā),也沒引起什么波瀾,甚至蘇哲都不知道有人在陰陽他。 但從企鵝音樂反饋的強硬態(tài)度看,看來他們認為丟掉蘇哲,并不會對他們的用戶帶來多大影響。 “還是歌曲影響力不夠高啊。” 蘇哲心中暗道,突然發(fā)現(xiàn)一枚【熱搜符】被激發(fā)了。 咦?又要上熱搜? 蘇哲立即打開微博,發(fā)現(xiàn)一個熱搜悄然爬上熱搜榜尾巴—— 【阿刁vs阿刁】 點開一看,原來有人統(tǒng)計了兩版《阿刁》的銷量,其中流行版(張版)300多萬,民謠版才幾十萬。 博主呼吁: 【蘇哲還是唱流行吧,唱民謠才幾十萬銷量。】 【對啊,那幫聽民謠的,錢少事多還挑剔,下一首出流行歌吧!我們流行歌迷多。】 ps:張版算民謠也行,算流行也行。如果仔細去查,民謠和流行都沒有準確而權威的定義,只能根據(jù)聽眾自己的想法來判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