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斐潛望著洛陽城的城門,心中感慨萬千,往昔在洛陽城的一幕幕又仿佛出現在眼前。 沒有人可以知道,這一次洛陽之行能夠順利與否,但是直到現在,所有的步驟都算是風險性較小的,而那些風險更大的事情還在后面…… 但是在做這些事情之前,斐潛先要帶著黃忠去洛陽城中找一找那些久負盛名的醫師,畢竟預估董卓很快就要進行遷都的計劃,那時人心惶惶,先不說能不能找到這些醫師,就算找到了也這些醫師還有沒有好好給人治病的心思也是兩說。 大多數的人還是普通的人,雖然說醫者父母心,但是在自身乃至全家性命都沒有一個好的未來的時候,還有幾個人可以抱著先搶救別人再安頓自家呢? 不要將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他人的品德身上——這個是斐潛在后世從小就接受的教育,所以,這一次斐潛希望能趕在洛陽城還算是次序正常的時候將黃忠的事情先處理完。 至于黃忠在得到了治療他的兒子的方法后,是走是留,那自然由黃忠來決定,雖然留下肯定會更有幫助,但是黃忠要走,斐潛也是能夠理解,不會強留。 洛陽城斐潛還是比較熟悉的,達官貴人們大都是居住在廣步里和永和里,因此多數著名的醫館也是開在廣步里和永和里附近。 早在西漢初年的時候,因為經歷了多年的逐鹿大戰,雖然最終劉邦獲得了勝利,但是確實對于民生破壞性非常的大,因此提出了“與民休息”的政策,與之相適應的清靜無為的道家哲學思想得到了漢王朝的重視。 從道家的養生之術也對于漢代的醫學思想和醫學理論上都有一定的促進,道家的關于生命和精、氣、神及養生理論,則成為了中醫基本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且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對于醫學的理論上的補充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許多漢代醫師已經開始嘗試用陰陽和五行來解釋和為理論來進行治療各種疾病。 其實在漢代,有許多醫師本身就是士族出身,因為種種的原因,沒有走上仕途,而是將治病救人變成了自己的事業。 所以,在漢代,士族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整個社會還有一些正面的積極作用,并不是一味的只懂得攝取和剝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