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漢代的基石-《詭三國》
第(1/3)頁
漢代水土保持的十分完美,至少沒有像后世一般到處都是被砍伐的樹林和無人入駐又不知道作何用途空曠的商業(yè)工業(yè)區(qū)。
不過這樣的原生態(tài)頗有些讓斐潛不適應。
在官道上也還好,只要離開官道二百步左右,基本上就是雜草叢生。幸好按照漢代官道標準,道路需至少一丈寬,所以不能修建在密林中間,大都選擇了一些寬闊地面,否則這山高林密的,斐潛真擔心有什么人撲騰一下跳出來,大吼一聲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載什么的……
剛離開洛陽的時候,人流還多一些,來往的車馬有時候還會堵到一起。
可是伴隨著逐漸的遠離,路程的增加,人和車馬就逐漸的減少了,有時候大半天都碰不到一個。
官道路中鋪的是青石板,是由官方政府專門有人負責修繕,因此雖說不是太平整,但是比起旁邊的泥地來說就好的太多了。
洛陽身處中原腹地,官道兩側大部分的地方都開墾成為了田地,種植著以麥、粟為主的農作物,此時已是深秋,基本上都已經(jīng)收割完畢了,田中剩下一些光禿禿的麥稈頭之類的東西。
斐潛實在是坐得久了,便下了車,跟著車步行一段,全身實在被震的夠嗆。
漢代沒有橡膠,木質的馬車車輪為了加固,也為了防止磨損,還特地在邊上釘了一圈鐵片,這樣的車輪在石頭板上滾起來的時候,車廂里面的人那酸爽——
靠近洛陽還好,畢竟是國都,道路平整,雖說有些震動,但還是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可是離了遠了,就只能是呵呵了。
富貴人家會在車廂中鋪墊一些毛皮之類的東西來減少旅途的震動痛苦,但是斐潛還沒有奢侈到那種地步,只是選擇了大多數(shù)人用的棉麻布,所以雖然會減輕一些,但也有限,坐久了真是震得難受。
斐潛一邊走,一邊看著道路兩旁的農田,忽然想到一個問題,轉頭向張招問道:“這田地一般畝產(chǎn)多少啊?”
張招看了看,說道:“斐郎君,這里我不大清楚,我只是知道在我家鄉(xiāng),一畝地一年到頭差不多就是三石粟,好一點年份的話多一些,差的話有時候只能收一石多。”
三石啊,斐潛盤算了一下,真心不算多。
漢代計量非常復雜,光石就有分大石和小石,還有其他的計量單位比如像什么鐘,釜,斛,斗,合,升……
還有因為漢代朝廷還未意識到計量單位的不同會造成各種麻煩,也沒有要求各地統(tǒng)一制作計量器具,導致在計算上極度的不精確,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估計值。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川县|
崇礼县|
民县|
百色市|
临颍县|
临潭县|
察雅县|
梅河口市|
黄龙县|
安图县|
太康县|
咸阳市|
上蔡县|
玛沁县|
通州市|
南充市|
隆林|
游戏|
兴国县|
龙门县|
平遥县|
嘉荫县|
云浮市|
剑阁县|
绵竹市|
离岛区|
河西区|
邓州市|
扶沟县|
鄱阳县|
响水县|
张北县|
八宿县|
望江县|
绥芬河市|
巴林左旗|
宁蒗|
九龙县|
鄂州市|
五寨县|
渝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