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漢代的基石-《詭三國》
第(2/3)頁
比如張招所說的石,斐潛猜測應該說的是軍中計算的石,這樣折算一下,大概畝產3石左右換算成后世的概念,就是在270市斤到280市斤這個范圍。
而這個280斤也就是3石的產量真的是非常的少。
舉個例子說明一下,據斐潛所知,朝廷在計算口糧是這樣的,分成大男,大女,使男,使女,未使男和未使女——大,就是長大的意思,而古代長大成年是按16歲(含)以上的;使,就是可以使喚著用了,指6歲至15歲;未使,就是光吃飯用不上,是指6歲以下。
大男是壯勞力,月食大石1石8斗;
大女和使男第二檔,月食1大石3斗;
使女和未使男第三檔,月食大石1石;
最后一檔未使女,月食大石7斗。
按照平均每戶人口三代同堂,每代2人,即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兒子女兒這樣來算,一個家庭一個月就要吃掉9石,也就是3畝地一年的產出,一年的口糧就要36畝地才夠。
再加上租,賦,征,調等各種雜費,那么一個漢代農民不破產最基礎的保證就是要至少有進50畝的田地。
而且還只是吃,不包括其他東西,還不能生病……
斐潛搖搖頭,不管古代后世,這個病啊,始終都是最基礎最下層百姓心中最可怕和恐懼的東西——
但是越是基礎的,下層的民眾又是最容易生病的……
走了一段路,斐潛看到遠處有一個農夫在翻耕土地,便與張招說了一聲,自己上前去向正在勞作的農夫拱了拱手,問道:“這位老丈,小子有一事請教,不知此地產如何?”
耕地的農夫直起腰來,看斐潛一身穿著,又看到斐潛身后張招等人護衛,就以為是哪家的世家弟子出來查訪民情來了,便很客氣的說道:“不敢當個請字。此地算是上畝,今年年景也還算可以,收了4石粟米呢。”
老農裂開嘴笑了笑,顯然對于今年的產出比較滿意。
斐潛又指了指遠處的田地,問道:“那附近的地都是這樣的么?”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庆县|
曲阜市|
剑川县|
仪陇县|
昌吉市|
汶川县|
临夏县|
陇西县|
增城市|
阿城市|
朝阳区|
织金县|
株洲市|
合川市|
奉贤区|
双辽市|
蒲江县|
汶上县|
余庆县|
山东|
保靖县|
平塘县|
谢通门县|
青浦区|
上高县|
乌兰县|
涞水县|
鄂州市|
曲水县|
长治县|
金山区|
贡嘎县|
额敏县|
陵川县|
石渠县|
凤庆县|
高安市|
兰考县|
化州市|
海丰县|
怀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