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允熞微微愣了愣,不明白為何楊士奇會有這樣的判斷。 蔣瓛笑問道:“何出此言?” 楊士奇看了看四周,見店家已然自顧自的忙活去了,旁邊桌上的客人也已離開,再無外人偷聽,方低聲道:“此事也不難分析。當今太孫雖年僅七歲,卻是絕世天才,文韜武略,無所不精?!? “落筆有神,用兵如仙,朝政國事,無有不通。常作出人意料之舉,卻令人拍案叫絕,以他年齡,說是生而知之的神仙,亦不為過。” “加征商稅之事,乃是太孫提出來的。據我所知,當時太孫就已經提了要設監察機構之事,此奏還刊在邸報上,明發全國?!? “可時至今日,加征商稅之事已在全國推行,監察機構卻遲遲未設?!? “個中情由未明,我推斷這背后必定有什么隱情?!? 隱情就是我將這事忘了。 朱允熞在心中暗暗嘀咕了一句。 但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 無論是加征商稅還是設置監察機構,都是他提出來的。 此后,他便都沒有再過問。 畢竟,他的事情多著呢。 具體的細節,哪里會管得那么寬。 可如今看來,征稅的事做了,監察機構卻未設立,也無人向他稟報此事。 朝廷官員無數,自有人去做。 難道還真有什么隱情不成? 自己莫不是燈下黑? 楊士奇又道:“陛下出城休養,國事悉數委于太孫殿下,在一些無知之人眼中,太孫已大權獨攬,可越是越這樣,此間越是兇險?!? 蔣瓛聽到這里,忽然有點后悔問話了。 涉及太孫和陛下關系的事,哪里是他這個錦衣衛指揮使應該過問的呢。 何況太孫就在旁邊聽著。 但此時也無退路,只能硬著頭皮問下去,道:“兇險在何處呢?” “自古儲君最不好做,兄臺亦是明白人,其中道理,就不須我多言了。” “若陛下在皇宮,太孫殿下監國理政,便只須踏踏實實的辦事,將國事做好了即可?!? “可陛下去陽山休養,那太孫殿下能做的,就只有明哲保身。多做多錯,無為而治,才是明智之選?!? “如若不然,當年漢武巫蠱禍事,恐在我朝再度上演了?!? 巫蠱禍事,指的是漢武帝出城休養,太子劉據監國理城,其后漢武帝殺劉據的事。 “太孫殿下也深知此事,故而才會放手不為?!? “只可惜了朝政大局,好在總歸不過幾年時間,待太孫登臨大位,一切便將迎來轉變。” 蔣瓛聲音變冷,道:“當今陛下對太孫寵愛無比,豈可用漢武舉例,你適才所言,未免太過于武斷。妄言人心,非是讀書人之語?!? 若不是朱允熞以眼色阻止,蔣瓛恐怕立時就要將這胡說八道,挑拔陛下與太孫關系的奸賊拿下了。 此時強忍怒意,語氣不免冰冷。 楊士奇也察覺他語氣不對,但此時正在興頭上,說到隱秘之事,不免情緒稍有激動,便沒有多想,仍接著道:“我知道陛下對太孫萬般寵幸,可架不住朝中總有奸詐小人,挑拔是非?!? “如今太孫和陛下分居兩地,若是有人挑事,無論陛下信與不信,總歸是要查的,那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太孫豈有不防之理?” 朱允熞愕然。 楊士奇這番話,倒是十分在理。 以前老朱在皇宮,兩人隨時可以見面,有什么誤會,也馬上就能解釋清楚。 如今老朱去了外面,就沒有那么方便了。 蔣瓛不想問下去,半天不出言,他干脆自己開口問道:“那依公子之見,那些人會如何挑事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