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允熞笑嘻嘻的看著他。 老成持國。 原以為似楊士奇這般人物,后來歷任了二十余首輔的人,必定老成穩重,不輕露心中所念,卻不想竟頗有少年意氣風發的豪情壯志。 果然。 人不輕狂妄少年。 三楊之首,以謹慎穩重著稱的他,在如今這個年齡,仍存幾分熱血。 好好調教,未必不能用。 蔣瓛并不清楚太孫殿下的用意,但看他的眼色行事。 楊士奇聞言,重重的嘆了口氣,端起茶來,喝了一口,笑道:“卻是讓兄臺見笑了,我不過一介布衣之身,便是一名衙役,也能隨意將我拿捏,要入官場,豈是易事?” “何況就算真做了官,宦海沉浮,又有幾人,真能爬到朝堂高位呢?” “不過是意氣不平,有感而發罷了,哪有什么良策。” 蔣瓛“哦”了一聲,點頭道:“公子能出來替人打抱不平,已勝過尋常之人太多了。” 他沒有再接著問。 畢竟,抱怨官府,怒斥朝廷諸公的人很多。 尤其是讀書人更喜如此。 蔣瓛身為錦衣衛指揮使,每天收集到情報數不勝數。 其中讀書人抱怨官府,指責朝政,怒罵官員之類,他早就聽厭了。 尋常不太過分的,也是一笑了之,懶得多加理會。 真要都抓起來治罪,鎮撫司監獄都關不下。 何況,還會因此而掀起軒然大波。 不過,這些人有一個通病,就是只會挑毛病。 這里也不對,那里也不行。 真讓他說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案,立即抓瞎。 楊士奇多半也是如此,故而沒有再問。 朱允熞聽到楊士奇的話,便知他是推托之辭。 剛才一時沖動,才會那般出言。 此際回過神來,便不愿在外人面前多說。 見蔣瓛真信了他的話,不再追問,他又不能明說,只好自己開口道:“公子太過謙了吧,我看公子氣宇昂揚,像極了戲班里面演的大才子,肯定是有大本領的,只是不愿與我等俗人說罷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