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風流多情地-《三步兩座橋》
呂焚云心想:這三步兩座橋凈出奇女子,不愧是風流多情地,戲簍故事鄉。老白毛見呂焚云來了興致,便細說起當年水沿莊李大先生李雨村,因收留出關賣藝,病臥留鎮的蘇南游方藝人的故事,晚年的李雨村卻常常為此善舉悔嘆不已。那南方說書藝人長衫飄逸英俊秀朗,一副書生模樣,病體修養將息時日,每天與李大先生琴棋書畫,談天說地,甚是興致盎然相見恨晚。經李大先生再三挽留,說書先生在李家逗留半年光景。李秋萍與藝人朝夕相處,少不得耳鬢廝磨日久生情,這一段情愫,不想被秋萍父執看破,李大先生雖知書達理,卻不愿愛女嫁給吃張口飯的漂泊藝人。情急之下,李雨村即與秋萍說媒,把女兒許聘給渝水縣城一年輕商家掌柜。藝人殤別之日,也是秋萍下定接聘之時,藝人不想辜負了李雨村恩人情義,一柄油紙傘背挎印花藍包袱,藝人重啟關外奉天之旅,決絕離開了三步兩座橋恩遇山莊。風雨飄搖之夜,意欲私奔追攆如意郎君的李秋萍,在被李家族人攆回,逼與婆家定親之日,秋萍卻走失了蹤影。就在李家派人沿出關方向撒網追尋之日,水沿莊潑網漁夫,卻在牛郎橋下積水潭下,發現了秋萍投水殉情的尸體。不忍喪女之痛的李大先生從此閉戶謝客,終日香煙繚繞,痛定思痛讀書禮佛。直至有一天,偶然從奉天商鋪得來一部書坊唱本《三步兩座橋》,才知那位秋萍心儀的昔日郎君,在奉天茶社書館說唱賣藝的南方藝人,居然把一部《三步兩座橋》彈唱戲本,唱紅了整個奉天。據奉天買賣家掌柜傳信兒說道,時不過兩載,一卷三步兩座橋唱本,日后又唱出奉天傳遍白山黑水,甚至還被改編成評劇、二人轉、京東大鼓等藝術形式廣為傳唱。欲哭無淚的李大先生,這才得知那藝人作品描繪的,正是描寫三步兩座橋風土人情,以及倆人情投意合的愛情故事。扼腕婉嘆悔痛不已的李雨村,晚年將《三步兩座橋》卷本兒終日陪在案頭床邊,仿佛父女二人相對,屋檐膝下,談不完的斷腸心淚。傳說臨終時的李雨村,遺囑陪葬不要金銀細軟,只要一口石匣,內藏一部《三步兩座橋》評書話本,以做與愧情女兒天年廝守的相陪愛物。
從此三步兩座橋邊的那片絨花樹,那片松青石冷的李家墳園,以及傳言的墓中石匣,便成為呂焚云心中驅之不散的夢魘。這跟河對岸或隱或現出墻點艷的柳葉桃花,一齊隨著犁灣河的土腥味兒,飄進留鎮,平原地潮氣織成的墨云,撞向西邊兩山的扇子嶺石峰,碎成一片暮霞風雨,落入石牌坊,降入裴府落蜓山莊。凡是時,呂焚云常常唇探毫筆,紙墨潑痕。
她先是把兒子的紙業品牌注冊了三步兩座橋商標,事后證明,這實乃神來之筆。而后又煩鎮上花眼圈尋來一位鄉間詩人,憑記憶揮筆寫下民間流傳的那首斷頭詩:
三步兩座橋三步兩座橋
橋邊有座塔橋南有座廟
橋比塔還高。??????
才寫了兩句便不知下文,呂焚云意猶未盡,擲筆惋嘆,要詩人訪遍鄉間,將詩補齊。詩人道:這有難度,老輩子傳言,知道的,人也都快死絕了,不知道的,怕也無從下筆。老太太執拗說道:不差錢兒,你下死找,你知道它多珍貴,這篇首詩,可是三步兩座橋村名由來的源頭!兩人一聲不吭,對望良久。呂焚云道:這樣吧,不難為你,找到原詩補齊最好,不能,就考驗你,橫豎將它補齊,直到我滿意。
詩人無意中發筆小財,自然歡天喜地。遍訪十里八鄉,刨根問底,也尋不出后邊的殘章片句來,還無端招來恥笑。萬般無奈,只能搜索枯腸,杜撰補詩。但凡性情中人,才華出眾,一世涂鴉,也邁不出時代門檻兒。也是合該投緣,那一日又在橋頭撞見徐老漢過橋來尋相好,來會香久柳葉桃。詩人呼應就勾起了靈感,腦海里一時江河奔涌,描摹恩長香久愛戀故事的詩句,便擁擠著成片成排華麗走來。詩人讀過紅樓西廂牡丹亭,也是名聞鄉里的文才情種,一時詩章如錦上添花,又似伏案飛針走線的纖指繡娘。幾番移花接木,舊壺新酒,終于補掇成篇,于是便有了小說開頭的篇首詩章。詩篇不脛而走,不單得到吟詩作畫的呂焚云的擊掌贊美,又流傳出去,不單勾引起村民對碾道房柳葉桃愛情的回味,還對李大先生墓中的石匣,喚醒了無盡的遐想。
那時候犁灣河河清水旺,犁灣河即便是春晌,
頂在北部燕山群莽頭上的潮云,一朝讓山巔的青枝點亮了嫩葉鵝黃,便淋下濛濛春雨,洗得河槽斗大的卵石撞破頭沾染了一身的白漿。那山中流瀉的雪云濺玉直流到三步兩座橋,還吮著柴沫旋著酒窩清可觀魚。魚兒長不大,山水又涼,魂兒一樣在河水戲水追紋,似書家閑筆,留白淡若柳絲榆錢。
那一年散社分田頭一年,雨水特別好。頭年兒分了地,有社員天漸天兒到地里望,大冬天也一天三遍兒看不夠田土,有人就笑:摟到屋里得了,又不是你老婆,還跟人跑了不成?這話一時傳為笑談。笑歸笑,卻笑來了好年景,春雨來得勤,下得密。正是春雨蒙蒙的時節,有一天,天晴的水洗過一樣,站在大田水田里的莊戶人一齊站直了腰身,朝橋那邊張望。有人捎信兒說,沒名兒家老二艾鳳臺今兒要送戚呢。往哪送?送敬老院唄,留鎮敬老院!大伙全明白過來。都知道艾老二當上村長,總有人拿老人開涮,柳葉桃碾道房整天掛嘴邊上。艾鳳臺成了場面人,人又自尊,就受不了,早有攆走徐恩長的念頭,沒了話把兒,耳根兒也圖個清凈。也正趕上分田承包,在隊上干半輩子飼養員的老徐,也就丟了營干。又上了年歲,以村委會名義,送敬老院,也是合情合理,有閑話也算白扯!
有些事就那樣,人心是秤,別看平日鄉人拿桃紅柳綠打牙祭,輪到節骨眼上,公道自在人心。送走恩長那天,也沒有人張羅,心照不宣,就有人往橋頭攆。大家伙兒把地里活兒扔了,象去奔喪,個個苦臉一言不發,心里裝滿了憤憤不平。老徐打十五歲到村上扛活,活到胡子拉拉地,拉一輩子幫套,到老連個家也沒有。前撇后養一大群,竟無一人叫爹認親,而今親兒狠心開籠放鳥,安的什么心?明岸上順情是理,暗心里顧臉兒薄恩。這正是:
愿打愿挨心腸事,憐兒筋骨父母心。
撇開陰霾圖一快,難去藤草樹根深。
鄉親三三兩兩往橋頭聚,漸漸就匯成了烏云。人人心中念著恩長的種種好處,那烏云就淋成了秋雨。艾鳳臺揚鞭快馬想緊攆上留鎮官道,想沖出那些言語的泥濘,棗紅馬卻在橋頭被圍的動彈不得水泄不通。多少人苦著臉交頭接耳,卻沒有人把心里話端出來,都知道,再抱屈,也是人家窩里事。按尋常人想法,倆人好一輩子,剩下這一對兒孤男寡女,撮合一堆兒過日子,怕連那死鬼沒名兒在天之靈,也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來。這些年不是沒人張羅,在三步兩座橋兩岸三村,恐怕連草木蟲魚也這么想。可是春種秋收,嫩雨秋涼,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看老了蒼云,望斷了秋水,依舊是天河難渡,獨守空房。一邊是柳葉桃驚慌張望,一邊是碾道房淚語凄惶。
想當年兩人偷嘴饞腥,村中說不盡的涼風冷雨。時光的碾盤秋場,風吹散的是野稗皮糠,留下的,是顆顆粒米實糧。碾道房,廝守著柳葉桃,左不改志,右不張望,舔犢扶幼,相濡以沫,半生時光。扯大了前撇后養的孩兒長大成人,卻換不回晚來的親巢暖陽。
老話不白扔。心燙石頭也能焐熱,好歹且看地久天長。有些事擺不到桌面上。千百年來鄉間墻短籬長,偷香竊玉,男女相好的艷聞柳絮,祖祖輩輩,不知有多少恩怨高掛懸梁。有些事,云知不語,河知無浪,狗肉不上桌,咸嘴淡說,倒也相安無事。但凡壞了規矩,唱出戲文,登堂入室,便成了眾矢之的,村社不容,里巷不讓。起先,香久恩長紅杏出墻,沒被吐沫淹死。歲月流光,倆人系了死扣一樣,女不二心,男無它想,柳葉桃和碾道房,天造地設一般響亮。人前一照,風歌雨唱,攜兒帶女,燕愛檐前做窩,雞多下蛋啼吭。熬過了苦夏秋霜,站紅了迎風擺穗兒的高粱,鄉鄰們心軟了,結成古道熱腸,有心栽柳,無奈兒女成行,漸漸長大成人,知了好歹,李子結成了梨樹,李讓梨甜,如今這般收場。事到臨頭,滿村滿街,香久不論,都心懷了愧疚,覺得對不住恩長,對不住這位打十五歲落地生根,一輩子沒討女人的老徐,一個老實厚道,知情知義的好男人,知疼知熱的好情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阴县|
修武县|
大厂|
长兴县|
阳山县|
建阳市|
特克斯县|
维西|
巫溪县|
邹城市|
永川市|
龙南县|
成安县|
朝阳区|
凤台县|
崇义县|
萨嘎县|
隆德县|
潞西市|
富阳市|
叶城县|
武定县|
玉门市|
鞍山市|
富民县|
黑龙江省|
祁阳县|
邻水|
洪泽县|
新巴尔虎右旗|
苍山县|
宁德市|
延川县|
土默特右旗|
锦屏县|
微山县|
仁化县|
临海市|
宝山区|
育儿|
大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