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真正外放出京的基本上都是當初的三甲進士,像馮紫英這種二甲進士還館選了庶吉士,最后甚至進了翰林院擔任修撰的最終還被外放出京了,可以說整個大周朝也是破天荒的第一個。 當然朝中明眼人也都明白,這其實是要平復北地士紳們的埋怨聲,可是以齊永泰和喬應甲的身份和影響力,縱然北地士紳們有怨言和攻訐,如果二人存心要保馮紫英,一樣可以保得下來,但齊喬二人卻沒有如此做,而是放任了馮紫英被“放逐”出京,這讓很多人都有些看不懂。 當然一些看得更深的人還是能明白,齊喬二人這是在保護馮紫英,避免此子在北地士紳心目中留下太壞的印象,也算是受一次懲處,對他們也是一個交代。 而這個給馮家復爵的補償,和馮紫英錯失留京機會,在很多人看來,簡直不值一提。 只是這個消息一傳開,馮紫英就知道麻煩不小了,自然也會有不少人看得明白其中奧妙,甚至還有人覺得這是燒冷灶的好時機,沒準兒明兒個就有人要登自己家門了。 “紫英,你們家復爵之后又要說兼祧的事兒吧?你是艷福不淺啊,還得要娶一房正妻?”楊嗣昌笑著打趣,“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嗯,紫英,你覺得這劃算么?” 馮紫英外放原因甚至內里的考慮對楊嗣昌來說不是什么秘密,以柴恪、官應震以及其父楊鶴為首的湖廣籍士人目前和北地士人的關系還處于一種相對密切的狀態下,所以馮紫英現在面臨的壓力和選擇出京暫避風頭在楊嗣昌看來雖然有些遺憾,但是卻也是明智之舉。 不過朝廷給了一個復爵作為安慰,還是讓楊嗣昌很好笑,這種補償方式還是第一次見到。 不過都說馮紫英風流倜儻,這似乎也得償所愿,不過真的喜好這一口,納妾就是了,根本無需要娶正妻,那不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么? &nbs sp; “文弱兄,別開玩笑了,我都要被發配出京了,不安慰安慰小弟,還在這里說風涼話,合適么?”馮紫英故作埋怨狀。 “呵呵,我倒是覺得你好像一點兒都沒有沮喪或者不滿的意思,好像挺想下去的感覺啊,怎么,永平府藏著什么好事兒等你去?”楊嗣昌的嗅覺還是相當靈敏的,“不選保定,不選寧波,不選黃州,卻選了永平,這里邊有古怪啊。” “拙荊有了身孕,我不愿意離開太遠,也好有個照應,這個理由充分么?”馮紫英反問。 “那保定府也要比永平府強得多。”楊嗣昌也不是好糊弄的。 “文弱兄,小弟或許在經濟上有些手段,但是同知可不僅僅是負責經濟啊,保定府比起永平府大幾倍,小弟可不愿意一去就被弄得焦頭爛額,而且你應該知道保定現任知府大人的情況,嘿嘿,小弟覺得最好還是等打磨兩年再去和這類人打交道更合適一些。” 馮紫英輕描淡寫地就把自己的想法丟出來,他相信楊嗣昌應該明白。 果然楊嗣昌想了一想,最終還是點點頭:“紫英,你的選擇是對的,選一個偏一點兒小一點兒的州府,練練手,不過永平府也不簡單,那邊治安很不好,而且和薊鎮邊軍齟齬很多,哦……” 楊嗣昌突然想起什么,這才恍然大悟,“你小子,原來如此,難怪要選永平府,看樣子你是要選在剿匪平盜來做突破口啊,嗯,薊鎮現在沒有總兵,是令尊的得力手下尤世功在代理總兵,有他相助,應該不在話下。” “也算有這方面的一些因素吧,既然把我‘流放’,我得要干點兒事情出來贖罪啊。”馮紫英不否認,“何況永平也算北地腹地,做點兒實實在在的事情,也能讓一些人少一些抨擊吧。” 楊嗣昌沉吟了一下,“紫英,其實你不必太過于計較那些人的言論,不客氣地說,有些北地士人心胸過于狹隘,眼光過于短淺,這一點上我倒是覺得江南士紳做得要比北地士紳好。開海之略看起來江南士紳收益,但是難道他們看不到朝廷財力困境得以緩解,否則遼東和三邊的軍餉軍資如何得以保障?難道非要等到蒙古人和女真人打進邊墻內來,再來手忙腳亂地尋找辦法?” 馮紫英略感詫異,看樣子楊嗣昌受其父的影響不小,一些觀點也開始有所變化了。 “那文弱兄覺得開海之略能解決根本問題么?”他有意反問了一句,要看看楊嗣昌日后能不能走到一條路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