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事敲定,寶釵心情便好了許多,比起往日的沉靜來,也活潑了許多,畢竟也還只是一個十七歲的女孩子,聞得自己終生大事終于落地,爛漫的心境便也暢意許多。 “對了,昨日收到了寶琴的來信,說蝌哥兒守孝完了,也想跟著您做點兒事情,另外她也有些事情要上京里來處理,所以會在這幾日里到京。”寶釵說這話的時候也有些疑惑,“蝌哥兒原來您不是打算接手豐潤祥么?好像他現(xiàn)在不太愿意去豐潤祥了?” “嗯,可能回去在金陵呆了幾年,打磨了一下性子,見識也寬廣了,未必愿意囿于一個小圈子了吧。”馮紫英遲疑了一下,“上一次我去金陵時見了一面,他便流露出這份意思,感覺二嬸子可能也有這個意思,覺得現(xiàn)在他們家如果始終只盯著這個豐潤祥,蝌哥兒日后找一個合適的人家都不好找。” 人都是求上進的,原來薛峻剛?cè)ナ罆r,薛家還有些擔(dān)心馮家會不會吞并薛家在豐潤祥的產(chǎn)業(yè),但現(xiàn)在別說馮家,就連薛家自己都有些覺得眼界寬了,不愿意死守在豐潤祥這一家生意上了。 當(dāng)然更主要的還是薛蝌的母親希望自己兒子能像女兒一樣,尋得一個好人家,這比單純的一筆營生要好得多。 可薛家雖然祖上是官宦出身,但是從事皇商也有幾代了,而皇商的身份在尋常人家,甚至是商人眼中都是令人羨慕的,但是放在有身份的士紳官宦人家眼中,那就不值一提了,所以薛蝌和薛寶琴的母親才希望能夠寄希望于薛蝌和薛寶琴的婚姻來改變。 現(xiàn)在薛寶琴倒是找到了梅之燁的庶子,算是攀附上了士林人家,但薛蝌的婚事還遙遙無蹤,所以此番進京多半還有這方面的考量,好歹薛姨媽他們這一支在京師里也算立住了腳,而薛姨媽也好歹是王家的女子,在京師城中也還有幾分人脈淵源。 “嗯,小妹二嬸一直都是這種想法,所以對經(jīng)營營生并沒有太大的興趣,只是希望蝌哥兒和寶琴能找到合適人家,而要找到合適的? 如馮大哥您剛才所說的,恐怕囿于金陵那一畝三分地里,怕是難得物色到合適的。” 寶釵倒也是能理解自家二嬸的心思。 薛家日趨沒落? 很大程度還是因為家中再無做官之人。 看看四大家里邊? 王家便因為出了個王子騰? 便圣眷不衰,賈家再不濟,也還有賈政在工部做事? 現(xiàn)在更有大姑娘進宮當(dāng)了貴妃? 所以賈王兩家順序便掉了個個兒,但賈家起碼也還能維持。 而看看史家薛家兩家,史家雖然還頂著一門兩侯的牌子? 但若是一直這樣下去沒有正式職官做一回? 只怕遲早也會打入塵埃。 薛家上一輩兩個都只能說是勉力維系薛家營生上不跨? 原本指望這一輩的自家哥哥和蝌哥兒? 未曾想自家哥哥是個混世魔王? 能不惹事已經(jīng)是阿彌陀佛了? 而蝌哥兒雖然是個機靈人物,但是卻不是讀書料子,這也讓薛家上下大為失望。 現(xiàn)在眼見得馮紫英青云直上飛黃騰達,想著薛家和馮紫英也還有那么幾分香火淵源,加上還有寶琴和梅翰林家的這種姻親關(guān)系? 二嬸心里大概也存著能讓蝌哥兒去尋個更好人家心思了。 馮紫英沉吟了一番? “前日里我也曾聽聞? 梅之燁要出任順天府治中? 算是一個不錯的升遷,寶琴妹妹今年多大了,是不是也到了該嫁娶的年齡了?” 馮紫英和梅之燁不算熟悉? 也沒有什么交情,主要因為對方擔(dān)任翰林院侍讀期間主要是負(fù)責(zé)修史,而馮紫英則是長期跑外,加之年齡差距甚大,所以來往不多,也就是見面點頭的交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