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得馮紫英如此斬釘截鐵的話語,薛姨媽和寶釵心中都是一震。 難怪都說在馮家,馮家大郎的話語權(quán)已經(jīng)超越了父母,甚至薛姨媽也曾聽到自己兄長很隱晦的提到過便是馮父出任薊遼總督兼遼東總兵之后所取得了一些列的成績讓朝廷嘉譽獎賞不斷,背后肯定就有馮家大郎的影子。 兄長還一直遺憾馮家三房為何四大家族里邊一個都沒能搶贏林黛玉,很是扼腕。 要說薛姨媽對現(xiàn)在四大家族中王家興旺賈家光鮮的情形沒有一點兒艷羨和其他心思,那肯定是假話。 王家不必說,是自己娘家,兄長能耐也無人能及,但是賈家要說原來固然最是風(fēng)光,近年來也是沒落黯淡下來,和薛家、史家也有點兒同病相憐的感覺,但是誰曾想驟然間賈元春進宮當(dāng)了貴妃,賈家似乎一下子都又抖擻起來了,這種反差和薛家的每況愈下形成反差,讓薛姨媽心中自然不是滋味。 要知道最早寶釵也曾經(jīng)是有著進宮選秀的心思的,不過進宮那也是一個類似于押注賭博的活計,萬千人選秀,進了宮之后悄無聲息到老死者十之八九,誰曾想賈元春卻能有這樣一個好機遇,薛姨媽自然也知道多半是和自家兄長有很大關(guān)系。 而且進宮給五十好幾的永隆帝當(dāng)妃子,能有一個什么樣的結(jié)果,誰也不知道,賈家固然能沾光,但元春卻是要付出一輩子的代價,對于丈夫早逝只有一兒一女卻沒有多少想法的薛姨媽來說,自然也是有些舍不得自家女兒去舍身飼虎的。 所以對賈家以元春換來賈家暫時的風(fēng)光,薛姨媽固然有些羨慕自家姐姐,但是卻也有些對元春的同情,唯求自家女兒能嫁一個好人家,也算是了卻自己一樁心愿。 現(xiàn)在總算是苦盡甘來,輪到薛家揚眉吐氣一回了。 “鏗哥兒,你父親母親那邊可有什么……”薛姨媽也大略能知曉薛家門第恐怕未必能讓馮家那邊滿意,一旦有人知曉馮家二房兼祧,肯定會有很多人會托人上門,萬一馮家父母意動,那…… “嬸嬸放心,此番二房復(fù)爵也是小侄一番運作方能成行,我父親在遼東并不曾過問,母親也不知曉,至于說嬸嬸擔(dān)心的事情? 小侄也會和母親說清楚,馮家和小侄現(xiàn)在其實并不需要姻親門第家世來做什么鋪墊烘托,小侄走的是文官之路? 并不依賴于其他? 小侄更希望的是一個能替小侄安定后院的掌家娘子? 對于我母親來說,嗯,寶妹妹賢淑大度還有……也能分解我母親擔(dān)心? 也應(yīng)該是最合適的? ……” 馮紫英很想說一句“能生養(yǎng)”,但又怕寶釵害羞,所以只能很隱晦地說能“分解自己母親擔(dān)心”? 想必薛姨媽和寶釵也是明白的。 薛姨媽何等人? 自然一聽就心領(lǐng)神會。 她一直覺得馮家既然是一門三房單傳? 卻怎么卻選了林黛玉這樣瘦弱不堪的女子為嫡妻大婦? 放眼一看就知道林黛玉那等體格就不是易生養(yǎng)的? 如何比得上自家女兒?薛姨媽不相信以段氏的性子怎么可能不去了解? 多半還是犟不過自家兒子。 原來薛姨媽自然是有些不服氣的? 但這也從另一面來說這個馮家大郎是長情的,現(xiàn)在對寶釵來說卻又是一件好事了,便是有外邊人想打這個主意,段氏多半還是犟不過自家兒子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