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掂量著帖子,馮紫英沉吟良久,最終還是決定見一見。 畢竟是故人,當然也曾算是對自己有些恩惠,縱然對方有些其他想法,但這是事實。 山陜商人這個群體也不可能將他們置于門外,甚至連喬師都來問過究竟是和打算。 喬師也是山西人,一樣擺脫不了這種鄉土關系的羈絆。 “草民范永占(靳良才、田生貴、王紹全)見過大人。”四人一進屋便是深躬行禮。 馮紫英看了一眼眼前四位,范永占無疑就是介休范家了,靳良才是潞州靳家,田生貴是平遙人,王紹全是熟人了,他是靈石人。 “無須客氣,坐吧。”馮紫英抬手示意道。 這幾家都應該是山西商人中的翹楚了。 和鹽商不一樣,這些山西商人大多是以邊貿為主,和土默特人,察哈爾人,鄂爾多斯人,科爾沁人,當然也包括女真人,就像布揚古他們所在的葉赫部一樣是這些山西商人將他們與大周內陸聯系起來。 兵部職方司那邊在這方面的消息還是太粗糙了一些,只知道晉商和邊墻外貿易做得比較大的有十來家,范家、王家、靳家、田家、黃家、曹家、翟家、梁家、常家、渠家等等,但是具體這些家和邊墻外那些部落來往密切,具體經營品種,以及更詳細的來往情況,就知之不多了。 特別是和女真人那邊的貿易往來,馮紫英本來是最關心的,但是兵部職方司在這一塊恰恰是最薄弱的。 不得不承認,大周才不到百年的國運,現在就已經有了一點兒江河日下的衰落跡象,這從許多方面都能感覺得出來。 論理不該如此,但是基本上正題沿襲了前明的模式,使得整個朝廷的暮氣日重,這絕非哪一個人,甚至某一位皇帝或者首輔就能扭轉回來的。 而永隆帝之前的那為太上皇——元熙帝,卻恰恰是一個好大喜功崇尚奢靡的皇帝,他的四十多年治政讓整個大周驟然由盛轉衰,給馮紫英的感覺如同唐朝的李隆基一般,只不過安史之亂變成了壬辰倭亂,極大的動搖了大周的根基。 當一個王朝處于上升期時,縱然有些矛盾和問題,都能掩蓋在蒸蒸日上的水面下,而當由盛轉衰時,很多問題便會迅速的放大,甚至不是問題都會成為問題。 兵部在蕭大亨時代處于一種按部就班的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狀態下,很多事務都沒有能開展起來,哪怕有耿如杞這樣的勤勉角色,依然難以改變大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