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景秋和柴恪接任之后,馮紫英希望局面能夠得到改觀,但這非一朝一夕之功。 眼前這幾位,范家無疑是晉商中的頭面人物,涉及的邊貿恐怕覆蓋了整個九邊,王家也不遜色多少,只不過王紹全還算不上王家的當家人,其上一輩還有兩個長輩才是主事的,靳家應該是和察哈爾那邊往來很密切,而田家與科爾沁、錫伯部以及女真人都有往來。 這就是馮紫英能了解到的這些人的基本信息了,但很不夠。 有時候馮紫英都覺得自己似乎比當朝宰輔還要忙碌,過問的事務更是遍及各個領域,財政的,貿易的,實業的,軍務的,還有涉及到情報的,林林總總,起碼相當于現代政府中的一個******了,甚至可能是常務的,可看看自己,卻還是一個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只是多么讓人悲哀的事情啊。 “馮大人事務繁忙,我等想要見馮大人實在太難了啊。”范永占五十出頭,皮包骨頭,但是精神卻極好,一雙小眼睛精光閃爍,山羊胡子花白,一襲灰色綢衫外帶一柄黑面折扇,還真有點兒儒商的味道。 馮紫英知道應該就是這廝找上了喬應甲,否則喬師也不會給自己帶話。 晉商的能耐不小,滲透到了整個大周朝廷,便是如葉向高、方從哲這些以江南士紳商賈為后盾的重臣們也不愿意輕易駁回這些晉商的面子。 “范公,理解一下,我這一年,從京師到西疆再回到京師,屁股還沒坐熱,又趕赴江南,回來幾日又再赴江南,這不才回來,就見了你們么?”馮紫英半真半假地道。 他不會慣著這幫晉商,朝中諸公不愿意和這些晉商翻臉,那是多多少少有些利益牽扯,自己可和他們沒太多瓜葛,自己老爹和大同段家那邊,還輪不到自己去多琢磨,自由自在行 自在行事才符合自己現在的身份。 “呵呵,我等哪里敢有怨言,不過是感嘆一下,大人現在是朝中忙人,人盡皆知,我等自然明白,開海大計關系朝廷大政,皇上和內閣諸公都是無比器重,也只有大人這等少年英才才能扛起這般重任啊。”范永占也是見慣風雨,這等阿諛奉承言語張口就來。 “范公言重了,言重了,我不過是謹遵諸公教導,不負皇恩,做些細末小事罷了。”馮紫英擺擺手。 “大人,我這可不是虛言,雖然我等在北地,但是也早就聽聞江南商賈欲見大人一面便是等上十天半月亦不能,京師城中五百兩銀子求引見的故事可不是虛吹的。”范永占含笑,“我們還應該慶幸,這不是在揚州。” 馮紫英也被范永占的言語給逗樂了,雖然這個人可能未來不會是朋友,但是起碼這個時候他說的話很中聽。 “范公說笑了,嗯,或許是正巧趕上了紫英這段時間手里的事情讓很多人覺得想要先知為快吧,但其實大可不必,朝廷自有規制,急于求成未必就能有更好的收獲。”馮紫英輕描淡寫地道。 范永占深深地看了對方一眼,他早就知道如此年輕就能身居高位,還能博得眾多人的看重,肯定不是易與之輩,但對方的老練還是讓他心驚。 “大人,可能大家所處的位置不一樣,所以想法也就不一樣了,就像我們一樣,現在我們就感覺朝廷把我們北地商人徹底撇在了一邊,江南商人更上一層樓,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如魚得水,這種滋味您可能感受不到,嗯,我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像朝廷春闈,突然給江南諸省的名額多了許多,而我們北地名額少了一大截,就是這個滋味,有多么難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