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然對這等俗套的開頭已經習慣了,但是面對這幾乎算得上是整個大周最富豪的一群人,馮紫英還是有些說不出的感悟。 八戶十二家,隨便任何一家家資都是百萬以上,雖然不敢說隨便哪家都能輕松拿出百萬現銀,但是論整體資產,百萬絕對只是最起碼的基數,應該說大部分都在三四百萬以上,不敢和清代十三行的伍家相比,但是在這個時代絕對是頂尖一撮人了。 只要他們愿意,每家每戶湊上五十萬兩白銀那都是毫無問題,像頂尖那幾家,拿出百萬現銀也不是難事。 也就是說如果遇上一個殺雞取卵心狠手辣的皇帝,真要把這一撥鹽商一網打盡,抄家滅族竭澤而漁,那么收羅五千萬兩銀子不是問題。 當然這也是臆想而已,沒有哪位皇帝會有如此舉措,這些鹽商們也都和江南士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樣做只會遭遇來自士紳階層的強烈反擊,除非你能像前世中李自成入北京一樣無視官宦士紳進行拷掠。 而這對于一個王朝政權來說,其沖擊和影響只能是得不償失。 每個階層群體的存在自都是有其道理的,想要簡單的破壞這一規則都只會帶來反作用,但如果只是針對其中個別人,那另當別論。 “……,本官在這里首先要澄清一點,朝廷絕無強行攤派捐輸之意,諸位也可以把心放進肚子里,……” 馮紫英其實很清楚這等話很難讓這些久經風浪的商人們相信,他們更信奉銀子放在自己地窖里,或者變成自家田產宅子才是最穩當的,但他卻不得不走這樣一個程序。 禮儀做到,至于說信不信,愿意不愿意,那就要看自己后續的本事了。 幾個鹽商中的頭面人物仍然是笑意盈面,連連點頭,但是都在不動聲色地探詢著周圍伙伴們眼底中的疑問,這一位究竟意欲何為? 打秋風?可以理解,那就趕緊劃出道來,有心理準備的。 不是攤派捐輸前期造勢干什么? 各種花式造勢,朝廷能為商人著想,為商人謀利,那不成了狼不吃肉狗不吃屎了? 什么銀莊募股和開海債券,鹽商們心里都透亮。 這中書科雖然不是新成立的衙門,但是卻被賦予了全新的職能,這那邊剛一開張,你這位推出開海之略的小馮修撰就直奔揚州而來,而且就還和兩淮都轉運鹽使司衙門比鄰而居,這太明顯了吧? 不是沖著我們鹽商而來,還能是沖著揚州的藥材商人或者南貨商人來不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