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來則不來,一來就來四個,馮紫英受到來信時已經(jīng)能感受到了來自朝廷不一般的重視程度。 練國事帶隊,范景文、賀逢圣、吳甡跟隨而來。 他們一行來得很快,幾乎是馮紫英第三封信到的第三天,就開始啟程南下了。 看完來信,馮紫英也覺得挺有意思。 來的四個人中,練國事和范景文是北方士子,而賀逢圣是湖廣士子,吳甡則是不折不扣的江南士人,合理搭配,誰也說不上個什么,唯一要遭人詬病的估計就是全部清一色的青檀書院弟子,但很顯然官應(yīng)震對此不予理睬。 放下信,馮紫英看了一眼坐在自己對面的汪文言和吳耀青,“我有幾位同學兼同僚幾天后會來幫我們,這樣我也可以松一口氣了?!? 汪文言和吳耀青都是心中一動,同學兼同僚,那基本上都是進士出身了。 “不用太緊張,他們基本上都沒怎么接觸過下邊這些具體事務(wù),來的目的主要是熟悉鍛煉,當然他們的身份也的確能壓壓場子,但論實際操作能力,可能比你們要差得遠?!? 汪文言笑了起來,“大人這些同學都是清一色進士,能力肯定都是有的,也就是一個適應(yīng)過程而已,……” “不一樣,他們的工作范圍和方式是和你們不一樣的,許多具體的事情,他們還只能是一個旁觀者和學習者,這一點他們來我都需要向他們明確,不要輕易下結(jié)論,而需要更多的觀察了解和探討?!? 馮紫英不會輕易對自己這幫同學委以重任或者信任有加,或許他們的心態(tài)和熱情是好的,但是要做好這些事情,他們還欠缺太多,唯一的優(yōu)勢就是他們積極態(tài)度,嗯,還有身份。 “大人放心,我們明白怎么做?!蓖粑难岳魡T出身,很清楚自己這位新東家的意思,這幾位新來者應(yīng)該更多的是來尋求一種鍛煉磨礪,當然也算是一種鍍金,如此輝煌的成果,只要是參與者回去之后難免都能獲得一份不薄的成績。 “嗯,他們還要幾天才能到,但這邊我們的事情不能停,而且我也得先替他們把有些事情鋪排好,等他們到了熟悉一段時間,我可能還要回京一趟?!? 官應(yīng)震在信中也專門提到了這一點,要求他在安排好這邊事務(wù)之后盡快返回京師,就東番事務(wù)向內(nèi)閣和皇上進行一個全面匯報。 這也是馮紫英想要達到的目的。 東番鹽務(wù)是一個誘餌,當然地卻是一塊很肥美的誘餌,但是整個東番的全面拓墾才是目標。 東番島上如果能夠好生加以拓墾,短期內(nèi),也就是十年間,吸納三五十萬無地流民是輕而易舉的,三五十年里甚至可能達到一份內(nèi)地府的級數(shù),百萬人口也是輕而易舉。 更為關(guān)鍵的是控制了東番,未來無論是南下南洋呂宋、蘇祿,還是向北控制琉球和影響朝鮮、日本,都要便捷許多,而東番良好的氣候和豐富的物產(chǎn)也足以讓這一島之地成為真正的寶島。 “大人要回京?”汪文言和吳耀青都有些意外。 “文言,耀青,你不會以為這里就真的是一個正式衙門,我就真的是衙門主事者了吧?”馮紫英笑了起來,“我只是中書科派出來臨時先遣隊,先來把這項事情做起來,我一個人也不可能把所有事情攬在手中,那既不可能,也不符合朝廷規(guī)制,許多重大事情連中書科都不能做決定,還需要向皇上和內(nèi)閣匯報才能拍板,像東番這樁事兒,肯定就要回去匯報,不過我很快就會回來,開海舉債的事情我先開一個頭,接下來可以讓我?guī)孜煌瑢W來接觸慢慢接手,至于銀莊的事情,還得要我來負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