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馮紫英的確很忙。 沈有容的出現讓他精神一振。 這絕對是北方水師艦隊的最合適的主帥人選。 熟悉遼東軍情,又在福建擔任水師參將多年,年齡略大,剛五十歲,但身體和精神狀態都應該正值壯年。 前世中他甚至在東番(臺灣)和澎湖痛擊了倭寇和逼退了荷蘭人,這一世怎么也不可能比前世差吧? 沈有容到京剛到一日。 按照大周朝堂慣例,丁憂期滿的官員都需要像吏部和兵部報到,然后根據缺員名額和資歷排序以及報到時間來進行安排。 有些人報到就能安排職務走馬上任,還有的人在京城虛耗幾年也不一定能等到安排,這里邊也有很多講究和機緣。 一是要看是否有合適的相對應的職位空缺出來,你是從四品,可空缺出來不是正五品就是正四品,如果你有過硬的人脈,或者你是進士出身,又或者你丁憂之前的理念考核均為優秀,頗得吏部認可,那么吏部肯定會優先考慮,這甚至可能不會按照你排序和時間來安排。 當然,這人脈背景一說很多時候更重要,你若是頗得那位朝中大佬看重,或者有特殊交情,哪怕你本該安排的職務空缺沒有合適的位置,也可以讓你直接晉升安排到更高品軼的職位去。 沈有容其實在一年前就已經丁憂期滿了,去年他便來過京師一趟,在兵部報道過了。 他是武將,職務安排都是由兵部武選清吏司安排,在京中呆了三個月,盤纏用光,也沒等到通知,只能怏怏回鄉。 今年來京師也是有人推薦,也就是汪文言給他去信,讓他盡早啟程去京師,并向他推介了馮紫英。 作為曾經擔任過衛指揮僉事的沈有容當然很清楚自己這種三年過后早就被人忘到九霄云外的武將要想在京師中重新謀得一個合適的官職有多難。 每個官員都要面臨丁憂這一難關,三年時間足以讓很多人淡忘你,而且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你若是在兵部或者吏部沒有足夠的人脈,又不愿意花銀子,想要等一個合適的位置,那就熬吧。 不過汪文言的信讓他精神一振。 馮紫英何許人,就算是他是一個外埠武官也一樣早就有所耳聞。 去年他到京去兵部報到時,對方已經跟隨兵部右侍郎柴恪出京前往西疆平叛去了,據說是直接被柴恪點將從翰林院要走。 那時候對方還只是一個庶吉士。 當然這等進士出身的庶吉士前程無疑是遠大的,不出自己所料,一趟西疆平叛回來,人家已經是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了。 這就是進士之威,自己這等武人二十年披肝瀝膽的戍邊苦熬,甚至不及人家幾篇文章再加一趟游歷般的所謂出征平叛。 不過在宦海中掙扎了幾十年的沈有容倒是對這個沒多少看法,大周本來就是以文馭武,文臣高于武將,更別說科舉出身的文臣更是高人一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