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恭送齊永泰離去,馮紫英這才舒了一口氣,正待舉步,卻見到了遠處一名內侍早已經等候。 環顧一下四周,并無其他人員,此時臣工們基本上都已經離開了。 齊永泰留著他又說了一陣話,告知他可能首輔次輔也就是內閣諸公們,要準備對他來一個“三堂會審”,好好和他談一談登萊——遼南運輸航線和吸引江南商賈北上之事,當然順帶也要談談銀莊之事。 很顯然葉向高和方從哲都意識到了這個銀莊意義的非比尋常,估計他們也要花一些時間去找一些業內人士來了解一下子銀莊錢鋪的運作模式再來和自己探討了。 “周公公?”馮紫英見過這一位內侍,知道姓周,應該是永隆帝身邊經常在的人,但論品軼卻不算太高。 馮紫英對永隆帝身邊的內侍都保持著一定距離。 雖然這些內侍們對自己的態度都一直十分恭順,甚至有些諂媚的味道,但是作為文官,他很清楚對這類人不能假以顏色。 這些都是些順著桿子爬的角色,你對他太過親近或者善良,只怕他還會覺得你可欺,若是保持不遠不近的清峻態度,他反而會有些敬畏。 尤其是像自己現在的身份,就算是這些內侍想要打自己小報告或者說些小話,都需要先掂量一下夠不夠分量。 大周皇帝們對內侍可沒有多少客氣,再是得寵的內侍,皇帝一句話就可以一壺鴆酒一匹白綾賜死,甚至連再見一面的機會都不會給你。 這些內侍也都是些察言觀色極其厲害的角色,捧高踩低見風使舵才是他們生存的資本,所以馮紫英起碼現在是不會對這些人有什么好顏色的。 “修撰大人,皇上有旨,請您到東書房。”周姓內侍滿臉堆笑。 馮紫英當然也不會去刻意為難或者冷遇對方,內飾太監也不全都是面目可憎之輩,一樣有一些忠直之輩,只不過身體的殘缺和長期在后宮中的生活使得他們對金銀財貨的看重和對權勢的敬畏更為突出罷了,所以比例比較小,而行為也更露骨。 “這會兒?”馮紫英有些吃驚,這都快午正了,難道又要賜膳? 馮紫英可不喜歡吃著賜膳,雖然這看起來是皇帝對自己的青睞看重,但是這滋味都不好受,都是些溫熱的菜肴,而且也不合自己胃口。 “對,修撰大人,請吧。”周姓內侍對馮紫英的態度十分吃驚,這一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怎么似乎還不太樂意選擇這個時候去覲見皇上,弄不好就要賜膳,那可是人前人后能吹一輩子的榮耀啊。 馮紫英皺了皺眉頭,也只能跟隨對方重新入宮,再到東書房。 永隆帝已經換掉了朝裝,改成了尋常的便裝,不過看得出來,心情極佳,“馮卿來了,賜座。” “馮鏗叩見皇上。”馮紫英見這個陣勢,估計這一談只怕又得要在這里吃賜膳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