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所有人的目光都往大殿最尾端望去,又是這個馮鏗?! 怎么這家伙就沒有一天安穩的?哪樁事兒都要摻和一手,可他若是戶部、兵部或者工部某個司的官員也就罷了,真的就是吃家飯屙野屎管閑事了,但這家伙卻是翰林院的修撰。 翰林院這里邊一幫子人,要說輕呢,可以說啥事兒都輪不到他們插話,或者說什么事兒說了都不算,但是要說重呢,啥事兒他們都能發言插嘴,很特殊。 因為作為翰林院中人,他們都有一個以備顧問的職責,也就是說他們可以作為皇帝的顧問身份出現,皇帝有什么需要咨詢了解的,就可以問他們,而他們也可以就此發表觀點意見,如果皇帝還認可贊同的話,這就幾乎是代表皇帝的意思了,那就不一樣了。 永隆帝也有些好奇又有些興趣,又是這個家伙? 看樣子又要給自己帶來一份不一樣的新鮮禮物,只是不知道這份新鮮禮物內閣諸公和六部諸位重臣樂意不樂意接受了。 他幾乎能夠想象得到肯定是不受朝中諸公歡迎的,否則崔景榮早就把這個情況在奏折中報上來了。 看內閣幾位臉色都有些微微變化,估計也應該是猜測到一些不太讓人愉悅的東西,只不過現在處于這種情況下,軍隊武將們和北地士人那邊怎么安撫? 難道原來的設想作廢?那恐怕軍隊武將和北地士人官員們就真的要鼓噪了,沒有這樣做事兒的規矩。 馮紫英已經感覺到了來自四面八方如針刺般的目光,但他無動于衷。 先前在和崔景榮探討時他就已經把態度挑明了,但凡有其他路子,他也不提這么干。 可問題是現實擺在面前,登萊和遼南那邊迫在眉睫,這么拖下去肯定是要出狀況。 如果不這么干,根本就沒法弄,即便是如此,都還要有周密的策劃和部署,拿出一大堆具體的條陳來,才能實現目標。 眼觀鼻鼻觀心,馮紫英巋然不動,倒是讓緊挨著他的魏廣微和吳亮嗣二人身上都出了一身汗。 見馮紫英目不斜視,一言不發,崔景榮內心也好笑,這個家伙這會兒倒是裝得挺像,之前在自己面前可是聒噪不已,這是要把架勢拿足,等人家求他么? “唔,諸位愛卿,遼東軍情似火,可糧草補給經遼西輸往遼東日益艱難,折損成本日高,而且面臨來自遼西韃靼和女真人的雙重威脅,解決遼東補給問題勢在必行,除此之法外,諸愛卿可還有其他方略?” 永隆帝終于說話了。 他沒有理睬崔景榮的提議,而是直接把問題丟給了內閣和戶部、工部諸公,這是他們的責任。 當初議定也是如此,開海舉債便是要全力確保遼東安穩,而首要任務就是后勤補給,打通海運,控制朝鮮、日本的貿易,可謂一箭雙雕。 同時也是以此為由才打動了王子騰,讓他騰出宣大總督位置,否則難以把牛繼宗挪出京營去接任宣大總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