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一路西進-《這個天國不太平》
第(1/3)頁
一日之后,討虜軍主力抵達天津城外。
而此時,馮云山乘坐的“滅洋號”,也抵達天津城郊的直沽河碼頭。
由于天津通往北京的北運河,主要是干流是白河。河道雖能通航,用以運輸進京的漕糧,但無法承載三千多噸吃水三米多深的“滅洋號”,甚至連羅大綱的第二旗艦“克洋號”也無法承載,因此,馮云山和船上的一應人員全部下船,轉移至只有八百多噸排水量的“俘洋號”上。
羅大綱無奈,只能厚著臉皮將“俘洋號”也作為旗艦,幸好進入白河后,清軍再沒有海防炮臺,加上白河兩岸均有討虜軍開道,前面也有許多戰船作為探路,“俘洋號”根本不用擔心被襲擊問題,倒也不怕有危險。
因此,“俘洋號”便既成了水師甲五師的旗艦,又成了圣王馮云山的水上行宮。
此時的天津城,雖然還遠遠沒能恢復了華北重鎮的繁榮,但隨著逃至天津城郊鄉下的百姓紛紛回歸,城內外開始熱鬧起來。
馮云山得知,還有大部分的百姓害怕戰亂,逃離在外。若是天津百姓都在,城內只怕不下二十萬人。
這個時代的天津城,竟然有這么多人,馮云山還是有些驚異。不過,繼而想想,也釋然了。滿清的京師等地,不但積聚了大量的駐防軍隊,城內人口也是近百萬,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和其他商品,而這些,都是靠從海路或者大運河水路進行漕運,都要先經過天津,再經北運河經通州抵達京城。這樣一來,便導致天津城成了巨大的糧食等貨物的中轉中心,因此人口也是眾多。
馮云山沒有在天津城多呆,他留守乙五師的五千討虜士兵駐防天津城和運河航道后,便直接下令討虜軍各部立即開拔,沿白河逆流而上,直接進軍清妖的京城。
馮云山本就打著突襲的念頭,他布置那么多,又讓討虜軍幾路進攻,吸引清軍的兵力和注意力,目的就是讓清軍卒不及防。既然歷史上,英法侵略者能以水陸聯軍一萬七千余人,便在二個月內一路攻占大沽口炮臺,繼而天津、通州,直至占領北京城,馮云山相信討虜軍也可以!
也許有人會說,滿清在歷史上,是因為知道洋人不會永遠占領,所以不愿拼個魚死網破。但馮云山認為,咸豐作為自詡天朝上國的皇帝,倉惶而逃,拋棄京城,肯定也是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安县|
治多县|
丽水市|
津市市|
微山县|
阿拉善左旗|
项城市|
乡宁县|
平利县|
乐平市|
泾源县|
安乡县|
绥德县|
乳山市|
昌宁县|
长子县|
永吉县|
涡阳县|
富平县|
本溪市|
忻城县|
和田市|
兴安盟|
平邑县|
阳新县|
河池市|
葵青区|
景谷|
定南县|
蚌埠市|
涡阳县|
三台县|
澄城县|
长宁县|
炎陵县|
江西省|
顺昌县|
资溪县|
喀喇沁旗|
松桃|
淳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