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奕訢讓兩名太監取來地圖,掛于殿前木梁之上,指著地圖道:“這樣一來,我大清的南北大動脈全被廢止,漕運斷絕,蘇淮和汕東的糧食無法運至直隸京師等地,大清將陷入癱瘓境地。因此,絕不能讓粵賊攻占淮安,這是大清的命穴。” “而中路,粵賊數萬已經攻占了武昌城,必定會進犯菏南,威脅大清的中原心腹之地。此處,也不得不防,需盡快派兵前往抵擋。” “西路稍好,粵賊兵力稍少,前日聞報,賊兵三萬,圍攻緟慶府城,四汌總督裕瑞傳來急報求援,然看其言,尚可堅守段時間。” “因此,臣弟以為,可調派數萬兵力,分為兩部。一部前往菏南與糊北邊境,防止粵賊攻入中原腹地。一部趕往淮安府,一定要守住淮安。” 奕訢將大清面臨的形勢分析了一下,得出一個籠統的看似有道理的建議,實質卻毫無意義。 咸豐瞟了一眼奕訢,剛想發火,一想到再火也無濟于事,只得強自忍住,轉頭看向軍機大臣兼新任的兵部尚書穆蔭。 穆蔭無奈,只得硬著頭皮道:“稟皇上,奴才很是贊同六王爺的說法。必須派出大軍,抵擋住粵賊的東路和中路來犯之敵。不過,奴才有個建議,對于中路的中原腹地,可派出蒙古鐵騎,皇上可以將僧王恢復爵位,重新啟用,其必定會感激零涕,為皇上奮勇殺敵。” “而對于東路,賊兵是沿運河水路并進。目前我大清水師全被粵賊所滅,對于水面戰事,已經難以抵擋。因此,奴才苦思幾日也并無好的辦法,不過,倒是有個難以啟齒的辦法,此計過于陰毒,殺敵一千,自損一千,不知當說不當說。”穆蔭抓抓頭,一副欲言又止地模樣。 咸豐不悅地道:“講!” 穆蔭忙道:“皇上,便是將黃河決口!待粵賊圍攻淮安府城時,將淮安府城北邊五十里的黃河南岸決口,此處黃河為地上之河,勢必會將將滔天洪水沖往五十里外的淮安府城,將之全被淹沒,則可將粵賊半數淹斃在此!” 穆蔭一說,眾人都聽呆了! 好狠辣的毒計,不但對粵賊,對自己、關鍵是對百姓也狠!這真是殺敵一千,自損一千,不,是自損一萬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