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鴉片戰爭爆前夕,滿清急匆匆地在招寶山腰的鎮海縣城東,修筑了北面攔江炮臺一座,設了前膛鐵炮7門;在江南泥灣修筑了南面攔江炮臺一座,設了前膛鐵炮6門。但不幸的是,這些炮臺都在鴉片戰爭中被英**艦炸毀。 也算招寶山炮臺的地位實在是過于重要,戰后不久,滿清朝廷便下令在招寶山上的威遠城重建炮臺,但卻不撥付銀兩,于是,缺錢的地方官,只好糊弄上面,隨便架了四門鐵炮放在原本被毀的炮臺上,并且,還未在奉化江口設置攔江鐵鏈。 當然,也是因為寧波被辟為通商口岸,洋人的輪船來往不絕,自然不好設置攔江的鐵鏈了。 于是乎,早就清楚招寶山所謂威遠城炮臺底細的甲十師,趁夜闖入了奉化江內,也不攻占鎮海城,直接沖向上游的寧波府城,先是占領梅墟鎮休整了一夜,第二天,便抵達寧波的三江口。 而第二天,駐守在招寶山腳的鎮海水師營,才現有一支龐大的艦隊闖入了內河,連忙駕駛二十余艘小型哨船來查,經過梅墟后,便被留守的二艘西洋兵艦及五艘普通戰船一陣炮轟,炸毀二艘,余者,抱頭鼠竄,逃回威遠城嚴防死守起來。 譚紹光率領的甲九師萬余將士,聯系上了6順德,正好雙方水6合兵一處。 駐守寧波城外的寧波協清軍,早得到警報,見討虜軍聲勢浩大,不敢回城,直接逃往四明山區躲藏起來。而寧波城內的城守清兵,連忙閉門緊守。 停泊于奉化江外灘側的英法兩國三艘兵艦上的百余名洋人,更是十分驚慌。他們想不到討虜軍來的如此之快,想想上嗨的遭遇,再看看那耀武揚威的軍艦,都是從己方手中繳獲過去的,便連忙豎起白旗,表示不參與戰爭。 英國領事駐寧波夏禮福、法國駐寧波領事歐勃拉兩人,親自跑到6順德的旗艦上,看著這艘從美國人手中繳獲的四級軍艦,不由苦笑,同時心里也異常的憋屈:要不是克里米亞戰爭,自己這方早就出兵教訓這囂張的叛軍一番。 他們向6順德表明態度,要求不侵犯他們。 對于洋人的這種要求,6順德并沒有反對。 他只是宣布寧波也正式成為圣國的領地,將會設立圣國的寧波海關,并重申圣國的政策,英法美等國從事的貿易,都必須經過圣國海關的許可,繳納足額的關稅,才被允許,否則,予以沒收! 英法兩國連忙掛著白旗,將商船和兵艦開至6順德指定的梅墟鎮躲避戰亂,等寧波的戰事結束,再回寧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