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馮云山點點頭,這個工期,確實算快了。他知道,這也是因為工務部的主事程恒生出了大力氣。前段時間,他可沒少接到韶州新任的知府任為琦的告狀,說工務部的主事程恒生領著一幫討虜軍將士將鐵路沿線的百姓農田、民居強行損毀,不給百姓搬遷時間。 馮云山知道這拆遷在后世便是個老大難問題,便告誡韶州知府任為琦要好好配合,一切都為這條鐵路讓道,任為琦這才作罷,睜只眼閉只眼地讓程恒生領著人,三下五除二地將規(guī)劃中的鐵路沿線全部清理出來,這才確保了鐵路在五個月時間便修建完成。 想到這里,馮云山讓跟隨身后的王闿運將程恒生叫來,當面褒獎了一番,讓原本因為是滿清降官的程恒生,激動不已。 …….. 比程恒生更為激動的,是鄭大將,一個烏石鎮(zhèn)上原生土長的鄉(xiāng)民。 鄭大將祖祖輩輩都生活在烏石村,到鄭大將這代,已經變成了獨苗一根。由于家道敗落,鄭大將只有三畝劣等的水田,家境貧寒,前年,體弱多病的妻子連小孩都沒生下,便染病故去之后,家中便只剩下他一人獨守,日子過得很不如意。 鄭大將不是沒想過再娶一房,但家中只有三畝劣等水田,每年的出產勉強夠他一個人的伙食,要不是他在農閑時分在烏石鎮(zhèn)上幫人家做些零工,根本連豬油和鹽都吃不起。如此便耽擱下來,眼看年紀已經快三十來歲,卻還是孤身一人。他倒是沒什么,可鎮(zhèn)上鄰里鄉(xiāng)親的風言風語,嘲笑他們老鄭家要絕后了,這讓他實在受不了。 他渴望能賺些錢,再續(xù)一房親事,生個兒子給鄭家添上香火。但這可是需要一筆不少的費用! 去年九月里的一天,正當他愁眉苦臉地從旁邊的北江中一擔擔挑水,倒入三畝水田,辛苦澆水時,數十人過來。 其中一人當大官模樣的人,自稱是叫程恒生,乃是圣王王府工務部主事,說是這里要修建鐵路,帶領一幫工務部的官員和洋人前來測量,按照他們的規(guī)劃,鄭大將的三畝水田正好在他們的貨運站臺范圍內。 鄭大將有些不明白,什么是鐵路?什么貨運站臺?跟我鄭家的水田有什么關系? 那個叫程恒生的大官,解釋半天,鄭大將才明白,他們要將自己的三畝水田和旁邊的山、荒地全部買下,用于修建叫鐵路的東西。他們給的價錢,比鄭大將知道的行情還要高出四成,鄭大將自然沒有意見。 他這三畝水田說是水田,實際上根本就是旱地。只不過離北江近,方便取水,才勉強算作水田。可他家窮,買不起長長的水車,只能自己每天擔水,辛苦累死不說,禾苗還長得不好。能高價賣掉,自然求之不得。 于是當天,他們便在賣田契書上按了手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