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一眼看去,仿佛看到一個孤獨的道人,在無邊寂寞之中前行,腳下有艱難險阻,身前是天災人禍。然則前路渺渺,不見彼岸,卻只見那背影堅定,仿佛泰山。 姐弟兩人只覺呼吸壓抑,心頭沉重,卻又感受到一種無比的堅定,讓人心靈沉靜。 長長的吐出一口氣,鐘山岳把目光艱難一開,心頭已是連連轉動。 看到那石碑道紋,鐘山岳便知道了內中含義。這登山的階梯,便是那登仙試煉之路,若得攀上這階梯,走到盡頭,便是與仙道有緣。 現如今,兩個選擇擺在少年面前。 其一,拒絕登山,其二,踏上這條號稱不回頭的仙道之路。 只一個呼吸,鐘山岳便做出了選擇。他面露堅定之色,心頭知曉,這就是機緣。既是機緣,哪里有放棄的道理?正該是要迎難而上! 此時,鐘山姒也是回過神來。姐弟倆對視一眼,皆看到目中堅定,當下點了點頭,齊齊抬步,跨上石階。 半山腰上,階梯盡頭,道人微微頷首。 這山門九百九十九級階梯,正是效仿那紐約太一洞天的階梯而設。然比及那太一洞天的階梯,卻又更進一步。 太一洞天山門階梯,不過二三百級,而此地,有九百九十九級。太一洞天山門階梯設陣法兩重,一為考驗毅力,二為拷問心靈。而此地設陣法三重,考驗毅力、心靈,及智慧。 難度也略有增加,不過考驗之時,更加靈活。 當初道人于太一洞天收納弟子,分記名、親傳兩類,同時考驗。但道人現在卻不打算依葫蘆畫瓢。 不論是誰,初入教門,必定是記名弟子,不論道人從心里如何看重,不論那資質毅力何等超凡。 起步,皆是一般。 因此,入門之初,這登仙梯上的考驗,陣法只啟一重,威能只得半開。待得一年之后,記名弟子身份時限已至,便進行第二次考驗,陣法仍只一重,威能卻是全開。過者,為外門弟子。 以此類推,外門弟子時五年,至時限,必開啟第二重陣法,過者為內門弟子。 又十年,開啟三重陣法,過者才是真傳弟子,分于諸峰。 置于時限里無法通過考驗者,很簡單,可以出師了。 如此,方才是規矩。 當然,行事起來,也并非一定死板。每半年,考驗陣法可開啟一次。是時,不論記名、外門還是內門弟子,只要覺得自己有資格再進一步,自可提前進行考驗。 所謂一年、五年、十年,對天才弟子而言,并不固定,主要是給那些資質、悟性、毅力稍差的弟子,一種無形督促罷了。 道人如今看來,當初收取弟子之時,著實草率了一些。雖則有所緣故,可如今諸般計較既已走上正軌,這教門,自然也要真正走上正軌才是。 那鐘山氏姐弟登上階梯,第一步,便覺巨大壓力從天而降。這壓力全方位無死角,從頭到尾,從外至內,無所不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