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5章 天下制度-《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3/3)頁
若是以法治國秦只是確定了各項制度設計的表層工作,而號稱開創以儒治國漢則真正賦予了吏治制度以內里靈魂。可漢帝國是以反對秦制而立家,因此即使行為上采取了比秦制更加嚴酷的手法,也能夠至少在一段時期內避免道義的譴責。
待等這種譴責終于不可避免時,帝國已經掌握了控制與鎮壓的手段,這種隱蔽的政治套路發生的十分隱蔽,卻也為新帝國提供了生存之本。而儒士們在入漢后反而成了新制度的狂熱辯護者,他們提出的“大一統”“天人合一”等名詞遠遠超出了秦帝國時正統法家所能達到的理論高度。
不過趙昺以為自己這個半吊書袋子都能看出其中的奧妙,那眼前的三位大儒也定然清楚。漢代的治法,無論是黃老或內儒外法又或者純任儒學,這些情形都是時人就能清楚看見的,而作為后世的研究者,如果只知道當時人就知道的事實,對大變革時代的巨大隱線的視而不見,只把一些更加深刻的東西歸因為少數統治者,那么這種膚淺的認識便是缺乏對事實的敏感度的結果。
“陛下,歷代以儒治國,也不無盛世頻現。而以王道治國才可長治久安,以霸道施政終難逃一代而衰!”劉因怎能聽不明白其中的變故,但仍然不愿放棄自己的堅持,似在掙扎道。
“靜修先生誤會了,治國非是紙上談兵,也非幾句所謂圣賢之語就能實現理想,而是要因時而動,不能固守舊制。”趙昺言道,“儒學以內誠為主,以仁義禮智信為顯,依靠儒學本仁的態度,至誠的思想境界,以此施仁政、教化百姓,那也需是和平盛世。而在人命如草芥的亂世,卻無法平動亂,聚財富,需要的是以嚴刑厲法建立的制度!”
“即便盛世來臨,國制也應是霸道和王道的結合,治理國家注重實際而不是廟論,而許多大儒注重理論卻缺少施政能力自然應當慎用。當然道德教化不應該忽視但必須有限度,恢復古制更不可取,周制早已不合于當下的社會實際,只能借鑒而不能照搬。”
“難道制度就能實現社會公平,讓百姓安樂,國家得以長治久安嗎?”劉因只覺南朝皇帝的話雖然不多,但皆切中時事要點,讓他難以辯駁,只能為維護儒家的尊嚴而反問道。
“靜修先生過于執拗了!”鄧光薦看著眼前的劉因,仿佛看到初入仕途的自己,心懷大志,欲一展才華卻與時事格格不入處處碰壁,暗自嘆氣插言道。
“天下哪里有絕對的公平,但我朝皇帝欲建立起大致公平的社會制度后,上下統一,普天之下實施一制度。人無分男女老幼,地無分東西南北,皆必須共同遵奉同一的社會制度,這才是維護‘大一統’的根本保證!”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县|
大城县|
永城市|
通渭县|
九龙县|
洪泽县|
和静县|
井冈山市|
司法|
蕉岭县|
遵化市|
信丰县|
丰都县|
磴口县|
安福县|
嘉禾县|
乐业县|
三台县|
岑巩县|
丁青县|
榕江县|
漳浦县|
临湘市|
东源县|
宜城市|
淮阳县|
邹平县|
蒙阴县|
长宁区|
宁海县|
凌源市|
门头沟区|
丘北县|
江门市|
原平市|
遵化市|
望江县|
武川县|
泸西县|
天台县|
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