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章 匪盜來襲-《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3/3)頁
“嗯,此乃是正解。近幾十年來,黃河頻繁成災,加上蒙元橫征暴斂,民不聊生,盜寇蜂起也就不為怪了。而當下蒙元戰敗,我軍剛剛收復海州,各方對此地控制薄弱,他們乘虛而入便也順理成章了。”趙昺點點頭道。而對于為何此次襲擊海州的盜寇多騎乘騾馬也有了答案。
山東是近現代的稱呼,古代多稱為齊魯之地。而學過地理的人都知道,山東山河交錯,地形極為復雜,這種地理環境有利于造反。山東省丘陵極多,特別是魯中,丘陵密布連綿不斷。膠東半島次之,魯西最少,以平原居多,雖然山勢連綿,但山與山之間交通孔道非常多。另河網交錯、湖泊密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盜賊竄伏。這種地形下,極易土匪和強盜往來,給官軍進剿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首先官軍若是以大部隊追捕盜賊,盜賊船小好掉頭,能夠迅速利用低矮丘陵四散躲避。畢竟山頭都不高,翻越一個五、六百米的山頭也就在幾刻鐘之間。如果騎馬,山路不陡,更能迅速逃跑,若山脊線平緩,山谷寬可行馬。如果從山側越關,人甚至可以騎馬行進。
其次,盜匪起事之初人數不多,能勝則戰,不勝則退,散入丘陵山區,大部隊追捕極難。即使化整為零追上了,又無形中削減了數量優勢,剿殺很難取得勝績。這種情況,決定了山東盜賊在交通方式上更多依賴馬,以提高機動速度。馬越多,名聲越大,留給官方和民間的印象就越深。
形勢之需,迫使山東盜不得不到處購買搶掠馬匹,而來往于多省之間,無疑要借助馬力,以作流竄之用。且馬賊來去如風,極難追捕,故而山東馬雖然不多,但一旦被盜賊搜羅到馬并發展成馬隊,極易造成響馬橫行的假象。一來二去,各處盜匪競效仿,響馬之名,也漸漸鬧了出來。
此種類似于游擊戰的戰術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是十分有效的,趙昺記的清朝赫赫有名的僧格林泌在剿滅山東捻軍時,就是被裝備了戰馬的捻軍一步步拖垮,誘入埋伏圈而戰死的。當年在瓊州之時,他也曾教授閩廣的鹽梟和義軍以此戰術對付元軍,逐步發展壯大,為奪取江南打下基礎。
而今自己面對流竄入境,往來如風的魯寇輪到趙昺頭疼了,要想剿滅他們就要跨境追擊,必然會引發與蒙元間的戰斗,尤其是在這敏感的時期。但盜匪們在卻不管你是誰的地盤,他們利用邊境的間往來躲避追剿早已習為為常。且盜賊也往往互相勾結,散則為民,聚則成匪,有發財的機會還能聯合作戰,很難于撲滅。
可更令趙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何有大股的海匪存在,要知道他們平時流竄于湖澤之間,使用的皆是靈活的小型船只,其是難以抵抗海上風浪的,使他不得不懷疑海匪是另有來路……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平县|
新巴尔虎左旗|
九龙坡区|
东明县|
烟台市|
浑源县|
富宁县|
安岳县|
恩施市|
濉溪县|
长子县|
庄浪县|
揭阳市|
九江县|
长白|
自贡市|
苍山县|
定边县|
合川市|
横山县|
泉州市|
泾源县|
英德市|
凭祥市|
三江|
馆陶县|
宜城市|
都匀市|
措勤县|
朝阳区|
靖江市|
海伦市|
应城市|
灵丘县|
徐水县|
平乡县|
威宁|
新竹县|
双江|
黄龙县|
十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