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斷定-《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趙昺判斷玉昔帖木兒一定要南侵,絕非是只憑直覺,不說自己謀劃多時,甚至不惜御駕親征揚州布下陷阱。他做了這么多,其實心中還是不能夠完全斷定其會中計,但前幾日他接到事務局傳回的一份情報后才認定自己的計劃成功,玉昔帖木兒終于鉆進了自己的圈套。
事務局收集的情報會按照重要性分為幾個等級,并以此劃定可以傳閱的范圍,如此做一是出于保密的需要,因為趙昺清楚自己能夠將探子安插到對手的身邊,那對手也同樣有可能將間諜布置在自己的身邊;二則是出于對探子的保護,畢竟有些內容能夠讓有心人從中推斷出情報的來源,據此查出始作俑者。
趙昺前時得到的就是一份劃為絕密的情報,其內容就是玉昔帖木兒在高郵召集的軍事會議上的談話,但是這份情報并沒有能完整的記錄其所言的每一句話,甚至沒有說明其在會議上的兵力部署。如此表明那位探子在蒙軍中地位不高,是沒有資格參加這種高級別的會議的,很可能只是低級的仆役,或是帳外輪值士兵,所以無法一直留在帳中,聽來的只是只言片語,并不完整。
但是其中對玉昔帖木兒有關‘國本’的幾句話卻記錄下來,而趙昺也正是通過這幾句話推斷出其定會渡江南侵的判斷,并將其視為當前的有力對手。因為其在戰略層面上的眼光已經超出了一個武將范疇,甚至超出了朝中的那些身居高位的宰執,能夠看出足以摧毀一個國家的潛在危機,且希望通過自己的計劃將隱患消除。
對于玉昔帖木兒的見識,趙昺不由的提高了警惕,當下的人可能還不理解其中的深意,但是是他作為后世人卻清楚無比。就以現下新疆地區來說,元廷依然未能完全占據,還有很多地區被海都勢力控制著,但是其盡管合縱聯合諸多勢力試圖全面控制這一地區,可難以成功,便是敗在了忽必烈屯田的政策之下。
海都可以說是忽必烈一生中最頑強的敵人。為了維護自己的防線,其專門派出了兩萬多人的屯田隊伍駐扎在新疆,開墾了一百多萬畝土地,這也就使元廷可以控制新疆地道底氣,因而屯田的成功與否甚至決定著忽必烈對外戰爭的成敗,而最終元廷在新疆無奈退讓,與海都改變戰術,破壞其在新疆屯田政策,導致土地的丟失不無關系。
而以屯田種植谷物、再采取屯田的方式獲取軍糧,達到固守邊防的策略也并非漢族的專利,也是有先例可循的。在唐朝時興起的吐蕃起源于拉薩河谷的農耕部落,是他們最早發現并種植了青稞。而吐蕃的統一史也就是務農的吐蕃人不斷吞并融合周邊其他部族的歷史。此外,吐蕃少有突厥“大汗”遍地的情況,被吐蕃人征服的地區普遍接受了吐蕃的風俗文化。
此外元朝覆滅后,昔日在草原上建立的城市因為沒有來自內地的糧食供應而日益荒廢,只留下頹景供后人憑吊。蒙古人崇尚行動力,他們沒有為這些廢墟寫下黍離之悲的詩篇,而是用自己的行動來重現祖先的輝煌,俺答汗就是其中的代表。
俺答汗在嘉靖年間對明朝展開了多次軍事行動,甚至一度兵臨北京城下,力圖恢復草原昔日的榮光。他還在草原上建立了不少城市,規模最大的有現在的呼和浩特。為了建設這些城市,俺答汗動用了極大的人力、物力,這其中還包括了一些被其明招暗擄來的漢人。軍事能力方面,俺答汗不在努爾哈赤之下,也不遜色于先祖忽必烈,他甚至組建了火槍部隊,但最終都未能再現祖先的輝煌。
這些梟雄們的成或敗,就是有人意識到,或是沒有意識到:有了可以儲存的糧食,游牧民族才有可以與中原王朝長期對峙的物質基礎。顯然玉昔帖木兒已經有所覺察,雖然他還不知道根節在那里,但其已經認識到了糧食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作用,意識到當前國內的經濟混亂是因為以和林為中心的草原出現了問題。
忽必烈奪取中原后,將統治中心遷到了大都,但和林是蒙古的肇興之地,依然是國家的政治中心,而蒙古草原在元朝時期往往都有雪災、旱災,為了保持龍興之地的穩定,元朝幾乎每年都要賑濟留守族民。且作為元廷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庫里臺大會的主要王公們也留守草原,為了穩定這些王公貴族,建立‘賜賚制度’,賜賚有諸多種,如登極、親政、萬壽、徽號、配享、升祔、冊立、軍功、婚喪等等。但不管是哪種名目之下都是要給這些王宮貴胄,大量仆從金銀被賞賜出去,加重國家財政負擔。
同樣為了草原而維系從和林到達各大汗國和中原的驛站也是耗資冗沉,同樣的還有管理草原和驛站的官員工資。所以為了維護腹里地區的穩定,朝廷年年輸送到和林的財富占據國家稅收極大部分。而現下的混亂正是因為朝廷失去富庶的江南地區,導致稅賦大為減少,無力在背負這個沉重的包袱了,要解決這個辦法只有重新奪回江南……
“既然他們要渡江,我們也要好好的配合!”譚飛的判斷與自己不謀而合,他笑笑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苗栗县|
高邮市|
达孜县|
平舆县|
胶州市|
庄浪县|
双桥区|
红桥区|
开封县|
福清市|
晋州市|
遂川县|
潼关县|
宁波市|
秀山|
句容市|
上林县|
台北市|
蚌埠市|
庐江县|
双柏县|
错那县|
隆安县|
东方市|
绥江县|
同仁县|
承德县|
阿拉善盟|
浏阳市|
昂仁县|
益阳市|
荔浦县|
青田县|
锡林浩特市|
高密市|
于田县|
云龙县|
新干县|
绥德县|
乌兰浩特市|
澎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