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理念不同-《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進入六月后,江南也進入了一年雨水最多的時候,尤其的江浙地區暴雨接連不斷,江河湖水暴漲,雖沒有釀成大災,但也有幾處險工出現險情。趙昺一邊接連下旨詔令地方統計災情,發放賑糧,一邊令沿江駐軍停止對江北的襲擾,轉入協助地方抗險救災,同時派員到災區視察,督促救災工作。
趙昺也暫時放下手頭的事情,乘船沿運河視察防汛工作,指導救災工作,在六月底才回到臨安宮中,又忙著處理了些緊要的事情,才算喘了口氣。可讓他失望的是劉黻舉薦的陳普稱自己已經老邁,且學識淺薄,難以勝任陛下重托,婉拒了出任科學院學監的職務。
不過趙昺很快得知陳普其實并非不想重新出仕,其在劉黻的力邀下也興致勃勃的入京,但他卻沒有貿然答應,而是提出要先行考察一番再做定奪,劉黻答應提供方便,且派人陪同其參觀了大內匠作坊,軍器監所屬的工坊及處于籌建階段的科學院,當然騎兵旅的沼氣系統也是必游之地。
沒想到本來還頗為自信的陳普在參觀完畢后,態度便逐漸曖昧起來,臉上的傲氣也變成了喪氣。尤其是‘拜讀’了小皇帝編撰的幾本有關算學的小冊子,驚為天人,自己鉆研了這么多年的問題,在這里只是最為普通的基礎知識,而得知這還只是陛下在十幾年前在崖山閑著無事的時候用于教導侍衛的時候,更是極為沮喪。
再想想在軍器監看到的水利機械設備,在船場看到的一艘艘設計精巧的戰船,巧奪天工的沼氣系統,而自己引以為豪的漏壺簡直就如同小孩子的玩具一般,陳普知道只要小皇帝愿意,就能造出比之更為精巧和準確的工具。讓他更為嘆服的是陛下小小年紀對于算學和自然、地理深厚理論功底,自己是拍馬不及。
再三思索后,陳普修書一封給劉黻,其中除了對于小皇帝學識的欽佩外,自己也做了深刻的反省,認為他已成井底之蛙,若是擔當此職才是誤人子弟,實不敢赴任,只能辜負陛下的重托。之后便帶著所能收集到相關陛下的‘著作’不辭而別,悄然返鄉。
陳普這一走,算是又給趙昺出了個難題,自己也沒打算讓其搞研究,只是想找個內行來領導,可其卻覺得臉上無光,自慚形穢的溜了,連個談話的機會對沒留給自己,一切又都回到了從前。他想想,當前社會可能沒有人能比自己更精通了,而這些士人們又死要面子,尤其是在做學問上,干脆還是自己做吧!
趙昺知道在當下官方研究算學主要運用于天文歷法的推演計算,這也算是學而致用,在宋代也不例外,算學往往與天文苑、司天監等機構融合起來。他琢磨了下,物理和化學及地理也大致能算在一個體系,于是他決定以司天監和科學院的預科班為基礎組建自然天文監,以此為依托進行科學研究,并將歸于內監管理,由他進行指導,同時下詔在天下征辟在這些領域有所長的能人異士,且不論出身和職業,只要有真本事就好……
這天午后,一場大雨又如期而至,雖然帶來了清涼卻讓屋子中悶熱難耐,讓批閱公文的趙昺依然是汗流浹背,覺得悶的喘不過氣來,連飲了幾杯涼茶也難以消去心中的燥熱,索性令人連書桌帶公文都搬到四面亭中,那里四面透風起碼不會覺得悶的慌。
烏云壓頂,風狂雨急,豆大的雨點敲打著湖面,四面亭此時就如同漂浮在海面上的小舟,但趙昺卻靜下心來,能夠更為專注的批閱公文,為了防止公文被風吹走,王德在旁小心的伺候著,一邊將批閱完畢的奏章收好,一邊又將新的公文用鎮尺小心的壓好。
“蒙元賊酋真金下旨調伯顏回京,隨后令其仍以尚書右丞的身份陪同三王子鐵穆耳前往和林撫軍;任命中書左丞李謙為中書平章國事;桑哥升任尚書平章國事;尚書左丞葉李調任京畿按察使;以徽宗院使月赤察兒兼管樞密院;調第一怯薛長玉速帖木兒為河南山東行省樞密使;以哈剌哈孫為大宗正……”趙昺拿起一份兵部送來的公文輕聲念道。
“官家,這與鄭主事前些日子報送上來的公文幾乎一模一樣啊!”王德聽了有些納悶地道。
“當然一樣了,不過鄭虎臣送來的只是內議,兵部機宜司送到的卻是蒙元明發的詔令,兩者能一樣嗎?”趙昺笑笑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庆市|
巴里|
名山县|
海丰县|
梧州市|
昌乐县|
广灵县|
罗甸县|
灯塔市|
鹤峰县|
天水市|
林州市|
丹寨县|
鄂尔多斯市|
化德县|
望江县|
攀枝花市|
军事|
多伦县|
锡林浩特市|
达州市|
平武县|
澄城县|
华池县|
榆中县|
徐汇区|
板桥市|
温宿县|
景泰县|
即墨市|
永新县|
北辰区|
吴忠市|
那坡县|
渝中区|
新干县|
奎屯市|
昌邑市|
故城县|
大方县|
德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