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事無絕對-《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3/3)頁
“陛下,那我們在隊列前布置長槍大盾不就可以擋住騎兵的沖擊了嗎?從前我朝不也以此來抗擊敵騎,往往也能獲勝!”這時有一個幕僚言道。
“好,問的好!”趙昺先贊了句道,“此卻有不少成功的戰例,但以長槍大盾抗敵騎兵,其實也是險招兒。大家都是行伍之人,當知以長槍在前,最多只能布置兩排,再多一排的話,長槍就沒地方伸了,只能抬起來,那就跟沒有一樣了。而且前提是方陣第一排是長槍兵,那么第二排長槍兵可以從第一排兩人之間的縫隙中伸出長槍,如果后面再來一排,那就沒地方伸了,因為前面是第一排士兵的后背。”
“而如果第一排是盾牌兵,那么長槍兵只能有一排,也就是第二排,長槍從盾牌縫隙中伸出。不過,如果前面是盾牌兵,那么這種列陣其實不是對付騎兵用的,而是對付步兵的。因為巨大的盾牌會嚴重遮擋后面士兵的視線。另外只憑盾牌是擋不住戰馬沖撞的,就是專門對付騎兵的那種帶支架的大盾,都會被馬匹撞入兩盾之間的縫隙沖進來。不信的,你們大可自己親自去試試。”
“再有單純的大陣對付步兵尚可,用于抵擋騎兵并不適合。因為僅僅正面看著嚇人,如果被騎兵繞到側面,則毫無防御能力。有人會說,步兵也可以訓練隨時變陣,進而改變長槍的方向。可大家練過兵的都知道,小型方陣還行,上萬人組成的大型方陣反正朕是做不得隨時變陣的。”趙昺笑笑又道。
“且即使能變陣,騎兵怕也也不在乎圍著你多繞幾圈,把馬累倒要幾個時辰,可若是累倒人朕以為一個時辰足矣。即使敵騎從正面沖擊,方陣也極容易擊破,第一排騎兵只需要斜著切向最遠的那根長槍即可,然后依次撥開后面層層長槍,這樣就沒有長槍保持正面方向了,然后第二排騎兵就可以成功的沖進列陣里屠戮。”
“陛下,那么說騎兵就不可能戰勝了嗎?”又一個幕僚問道。
“世界上哪里有絕對的事情。”趙昺擺擺手道,“朕剛剛說過,騎兵的優勢在于其機動力,最大的能力在于快速的移動與不停的襲擾。且有一個最為關鍵的優勢是他們可以掌握主動權,可對整個戰場上某一點進行猛攻。這使其常常可以突破并且撕裂步兵構建的防御網,而其他地方的步兵則陷入了一個尷尬與增援的難題之中。并擾亂對方的部署,使得步兵進退維谷,其卻可從容的進行包圍與分割,使得騎兵看似戰無不勝。”
“所以說要想戰勝騎兵,最重要的就是要限制其機動能力。步兵在野戰中可以快速的修建路障和拒馬等有效防止沖擊的防御工事;憑城據守,可以借助高大堅固的城墻阻擋騎兵,戰馬總沒有辦法將城墻也撞碎了吧;此外在戰略上,我們可以選擇不利于騎軍行動的狹隘山地,水網縱橫的地帶作為戰場。”
“即便在平原非是處處一馬平川,我們通過判斷敵軍的動向,可以選擇不利于騎兵機動或谷地、山洼等地域,預設伏兵將其殲滅,而非要一成不變的采用戰陣與敵一決勝負。即便非得與敵列陣相搏,也可以利用多兵種的配合作戰,彼時以步勝騎也非是單純的只有步兵,兩翼往往會布置騎兵大亂敵騎的進攻部署,也就是常說的‘正面為虛,兩翼為實’,且強弓硬弩及咱們裝備的火器都可以對敵騎給予極大的傷亡,使其機動性喪失。”
“陛下之意是戰時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選擇最為有利于發揚自己的長處的戰場和戰法,從而達到揚長避短的效果。”一個幕僚插言道。
“對,正是如此,只有揚己之長,攻敵之短才能取得勝利,而非刻板的仿效,總之就是怎么打的順手就怎么來,不必過于拘泥!”趙昺拍案道。
“哦,江北沿岸皆是水田,且此時正是灌水插秧的時節,敵騎無法自由來去,只能選擇大路行進。而我軍只要封鎖了大路,敵騎便難以發揮其機動優勢,也無法四處襲擾。若是進入水田地帶,行動遲緩的敵騎就是我們的靶子了!”那個幕僚恍然道。
“不錯,我們此戰只要控制住要點,便能控制戰局的發展。”趙昺點點頭道。
“陛下,但是當前敵我兩軍兵力懸殊,若是敵不顧傷亡對一點發起進攻,只怕也會突破防線的!”李三娘言道。
“未必,戰斗的勝負有時并非由兵力多寡決定的!”趙昺笑笑道……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鸡市|
云阳县|
南陵县|
奉贤区|
阳新县|
荣成市|
扎鲁特旗|
集安市|
昌都县|
施甸县|
垦利县|
漳平市|
米脂县|
泰和县|
临汾市|
沅陵县|
黎平县|
武宁县|
阿勒泰市|
繁峙县|
宣恩县|
木里|
土默特右旗|
元阳县|
宁德市|
邵武市|
肇东市|
晋江市|
乌鲁木齐市|
长春市|
通州市|
大荔县|
满城县|
苏尼特左旗|
辽阳市|
宜兴市|
土默特左旗|
汝城县|
龙里县|
阿坝县|
麻栗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