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生死之間-《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趙昺想起前世曾有好事者做過一個古代戰爭數據庫,結果根據其統計得出了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結果——人多未必能打勝仗,以少勝多才是常態。
而觀摩那些名將功績可謂無時無刻不在印證這個結論,劉邦率領五路諸侯伐楚,五十六萬人在彭城被項羽三萬人吊著打。漢景帝時吳楚七國之亂,舉兵八十萬卻被周亞夫三個月平定。更別說王莽那會兒,讓王尋以四十三萬兵力保衛昆明,結果被劉秀一萬七千兵力打敗,王莽再無可用之兵,直接導致新朝滅亡,東漢建立。此外還有赤壁、官渡、淝水等等,許多處于歷史轉折點的戰爭幾乎都是以少勝多。
于是乎人們就總結出了個‘人數多一萬,智商降一半’論斷。趙昺分析后認為也似有道理,想那古代通訊系統簡陋,基本是‘傳訊靠吼,傳令靠走’,主帥是難以掌握所有軍隊動向,根本指揮不過來,導致各部協同困難。想當年亞歷山大東征的時候,就四萬人的隊伍,每次打仗,各軍協同作戰,傳令兵都得跑死幾個,所以在高加米拉戰役里,這伙人能以陣亡兩千四百人的代價輕松擊敗波斯帝國的百萬大軍。
再有就是士兵太多,將領容易驕傲自滿,導致自信心膨脹而輕敵。這例子就海了去了,哪怕曹操這種謹小慎微的老司機也會因為膨脹過度,在赤壁翻了車。而苻堅的百萬大軍號稱可‘投鞭斷流’,卻在淝水被謝氏兄弟區區萬人打得落荒而逃,留下了千古流傳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美談。
另外俗話講‘人多不干活,雞多不下蛋’,在冷兵器戰爭中排列軍陣都需要橫著排才能擴大自己的接戰面積,這樣才能發揮冷兵器的戰斗力。因為縱著排的話后面的士兵打不到人,相當于不存在,等著前排死光,后排士氣早沒了,所以兵太多沒有合適的場地的話相當于沒用,反而更添亂,還浪費了寶貴的資源。
當然趙昺以為之所以歷史上留下了那么多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最重要的原因很可能是在群眾的嚴重,人多打人少贏了那是必須的,根本沒啥值得吹噓的,自然也就沒有留下記錄。所以哪怕史書記載下來了,也沒有出名的資本,大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就是這么來的吧!
現下李三娘提出的兵力占優的騎兵,若是不惜代價的連續發起突擊,沖垮己方戰陣不是沒有可能。趙昺以為也不能說錯,雖然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騎兵排成排齊頭并進的正面沖鋒戰術在西方用了上千年,因為實踐證明這個是最有效也是最兇猛的進攻方式。而且通常騎兵都是面對著五倍數量的敵人,有時候面甚至以一敵十都能獲勝。不過正如他所言,這也需要適當的條件的……
“陛下又有何把握保證此戰能夠以少勝多呢?”果然李三娘聽了皇帝的‘狂言’后,再次提出了質疑。
“大家請看!”趙昺指指桌上的地圖道,“長蘆鎮距瓜步鎮很近,可以說抬腳便到,可他們之間卻隔著滁水,兩地間架雖有浮橋,我軍只要將橋毀掉,或是派出一營兵力兵力據守橋頭,他們想要渡河只怕也不容易。如此這一路之敵便無法增援瓜步鎮!”
“陛下,當前上游來水少,水流平緩,自可浮馬渡江,卻不必非得自浮橋渡河!”李三娘又言道。
“好,就如汝所言敵騎另選它地浮馬渡江,但是不要忘了我們尚有水軍在青洲島,他們此時難道會眼睜睜的看著敵騎過江嗎?不要再說陳鳳林疏忽了,其若是如此也不配為統領萬軍之將,也是朕有眼無珠,無識人之能了。”趙昺沒想到這小姑娘還挺執拗,不斷為自己的觀點辯護,他笑笑道。
“陛下所言甚是,水軍當下已經完成支援步軍登陸的任務,正可游弋于江中,阻敵過江,從而避免我登陸各部腹背受敵之憂!”一個參軍點頭言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廊坊市|
永胜县|
宾川县|
昌乐县|
铜陵市|
七台河市|
嘉善县|
朝阳市|
南汇区|
清水河县|
双桥区|
临泽县|
信阳市|
象山县|
东辽县|
高雄市|
古蔺县|
中宁县|
宁波市|
兴义市|
天镇县|
上蔡县|
全南县|
沐川县|
南投县|
湖口县|
岑巩县|
华宁县|
澳门|
贺兰县|
堆龙德庆县|
泰安市|
仪陇县|
南华县|
望谟县|
德格县|
辉县市|
永安市|
会东县|
揭西县|
抚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