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究其根本-《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趙昺的執政是從瓊州開始的,當時手下將沒有幾員,官無幾人,只能依靠胥吏來治理地方。在實踐中,他發現以那些老吏主政的地方,不僅地方安定,且政令暢通,無論是征收稅賦,還是征發民夫皆能很快完成。反之正牌進士出身的官員主政的州縣卻問題不斷,工作難以開展。
從那時趙昺就意識到胥吏作為各級官府中的具體辦事人員,雖然只是奉命處理各項瑣碎的細務,看似不可能有大的作為。殊不知正是這些看似瑣碎的細務構成了封建國家統治的基礎,因為國家的任何政策法令最終都要細化為各項具體措施,并由胥吏來加以貫徹實施,沒有胥吏的參與和努力,再好的法令都只不過是一紙空文。
正是由于胥吏對法令典故的熟悉,使得他們在保證各項法令的貫徹與實施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官員無論愿意與否,在行事時都不得不依靠這些刀筆之吏。為什么會這樣?其實很簡單,因為科舉出身的官員們根本做不了基層公務員的業務,寫八股、吟詩作對他們行,收稅、斷案這樣的必修課還得雇師爺統籌,更不用說漕運、倉儲、賬目這些專業工種,根本就是一竅不通。
從此意義上說,胥吏在封建官僚統治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不容否定的。且官者的地位決定了他們很難對生活于社會底層的平民百姓的痛苦與需求有深入的了解。即便是號為“親民”的地方官員,受到任期及回避等制度的影響,很難對任職地區或部門的實際情況有深入了解。他們每到一地都是被一群胥吏擁圍著,不僅在處理公務時要顧盼左右,就連對民生疾苦的了解也大多來自身邊的胥吏。
而胥吏則不然,他們大多出身自貧窮而清白的家庭。有些則來自受過教育的階層,但因為本身性情不合或學識不足,而無法進入仕途,成為文官。少數胥吏也曾經做過官,他們或者因為行為不檢而被革職,或者在極不尋常的大幅裁員下,喪失職位。他們直接來自民間,因此對社會現狀與百姓疾苦有著比一般官員更深切、更直觀的感受。
隨著行朝遷到瓊州,大批官吏隨遷而至。趙昺對胥吏的了解更深了一步,他們從事著本部門的具體的實際的工作,執行其上司所下達的各項任務,其職能服務性和事務性比較突出。具體地講如管理文書和賬籍、掌看倉場庫物、催督賦稅、維護社會治安以及跑腿打雜等,可以說吏胥遍布于各級政府組織中,是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
可聽徐宗仁的解說,到了宋代有流內官品的吏胥地位卻是不升反降,干脆被取消了合班朝參皇帝的資格,比他們級別低的士人官卻能享受這種榮譽。甚至還明令禁止中央、地方的吏胥參加科舉考試,連改變命運的機會都給你干掉了。
趙昺不由的腹黑了一把,假設《水滸傳》說的真事,宋江這個押司小吏,真想做到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除了造反再洗白還真沒什么可能性。當然,武德大夫這個表示多少級干部的職稱本身是南宋才出現的,后兩個職務則根本不符合宋朝的制度,純屬是施老頭兒開了腦洞,也不可當真……
“呵呵,朕有些明白了,在瓊州時朕將那些朝官放到各地州縣,甚至鄉里充任胥吏,他們并沒有反對,如今到了臨安反倒是有人出聲,看來是把那當做了‘一隅之策’了吧!”趙昺喝口茶笑笑道。
“陛下所想也不盡然,初抵瓊州之時官員過剩,從而人心惶惶,擔心自己被裁撤從而生活無著。陛下能為他們尋一處安身之所,感激尚來不及,哪里會反對。再有便是陛下所言,以為只是應時之策!”徐宗仁想想言道。
“徐尚書倒是直言不諱。不過事實證明朕當時的想法是對的,進入江南后這些官員受命牧守一方,皆能在身無幕僚胥吏幫襯之下,亦能治理地方、安撫民心,朝廷也是從中受益。難道不值得繼承和推廣嗎?”趙昺贊了一句后言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水县|
于都县|
威信县|
江永县|
靖江市|
西林县|
高雄市|
乌兰察布市|
上虞市|
青岛市|
富宁县|
玉树县|
义马市|
四会市|
贺州市|
册亨县|
开封县|
黎平县|
白城市|
新源县|
阳春市|
北碚区|
宝清县|
佛教|
崇州市|
广灵县|
新泰市|
曲松县|
柳河县|
常宁市|
贡嘎县|
红河县|
苗栗市|
岳普湖县|
西平县|
剑河县|
樟树市|
遂平县|
开平市|
泗水县|
平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