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不與其爭-《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皇帝犒軍當然要自己出錢,當然這并不需要他去操持,自有各軍輜重前去忙乎。趙昺就一個要求,肉要管夠,酒要喝好。想想要讓幾萬人同時吃上一頓好的,所需物資也是海量的,他們幾乎買遍了周邊二十里鄉鎮的雞鴨豚羊,又在湖中捕魚撈蝦,總算湊齊了這一頓好飯。而既然是犒軍定要有酒,這個他早已有準備,來時便在紹興采購了大量的酒水,分與眾軍同飲。
當然趙昺錢也不是白花的,犒軍一是表明自己對他們做出貢獻的認可;二是用以提高士氣,美酒和美食對這些整日刀頭舔血的漢子也是一種心靈的慰藉;三是收買人心,自然只憑一頓飯就讓人歸心是不可能的,但可以表明自己身在軍中,要與他們同赴沙場。
次日整個宋軍大營之中皆是酒肉的香氣,趙昺下令將筵席擺在中軍大帳的點兵場上,密密麻麻的擺了數百桌,場面甚是驚人。但是數萬大軍別說能夠與皇帝同桌,就是同場的人都倍感幸運。而開宴前又先行頒布了嘉獎令,對懷恩和威勝兩軍在此戰中立功者進行表彰。
追贈許汗青為金紫光祿大夫,誥封其妻為建安郡夫人。按說許夫人立功,其夫沾不著光,更何況是個死人,但是古時候就這規矩,妻以夫榮,要想給許夫人進爵只能先給其亡夫升官。而按照制度許汗青不過是一個進士出身,官不過五品,其妻只能是淑人,人們稱其為夫人不過是尊稱。但現在卻名副其實,成了三品的郡國夫人。
而后又加封謝翱和謝枋得為銀青光祿大夫,位列從三品官員;兩部麾下又有十人晉升為都統制,三十人為統制,統領百人。此外作戰有功的下級軍官和兵丁除了晉級之外,皆有封賞,多著數百貫,少者也有幾十貫,且即刻發放,一時間全軍沸騰,士氣大振。
趙昺十分清楚這些義軍雖然是以派去的禁軍為骨干,但是畢竟遠離中樞,‘覺悟’還是差一些的,只授予封號而沒有實惠是不行。所以給錢給物比只給個榮譽要管事的多,名利雙收才是多數人的最高理想,能夠淡薄名利超脫世外的人只是極少數。而他也常以凡夫俗子自居,亦從不以愛錢為恥,沒有錢他拿什么維持行朝的運轉,又如何養活這支軍隊。
一場數萬人犒軍宴自然是其樂融融,上下高興,但是趙昺這頓飯沒有吃好,如今沒有了太后‘擋槍’,一切都需自己應對。而他卻并不喜歡這種喧鬧的場面,但是這也是成長帶來的煩惱,他必須適應這種形式上的東西,哪怕是充滿著虛情假意,甚至勾心斗角的歡宴……
趙昺以為元軍會利用援軍初到,一切尚未完備,又酒宴之后的松懈發起襲擊,但是枕戈待旦一夜后,夜襲并沒有發生,卻是平安度過。他起床洗漱后,在新的行宮中轉了一圈,才發現自己居然與神仙共住一院,原來文天祥為自己選的駐蹕之地居然是座龍王廟的別院。想想在臨安之時,眾臣以德壽宮被改作道觀為由阻止自己遷入,可文天祥給自己主動選了這么個地方,不禁覺得好笑。
當然能作為行宮的地方,必然地方寬敞,房間眾多。而趙昺轉了一圈,發現這座龍王廟規模頗大,占地足有百畝,廟宇重重共有三進,前殿供奉的是白龍王,主殿供奉的是佛祖如來,后殿卻是尊具有九頭、二十七只眼睛、三十四臂、十六腿的藍身怖畏金剛像。趙昺知道在藏傳佛教中,這位本尊是文殊的化身。另外兩側建有僧眾住宿的房舍及藏經樓。而他的駐地只是供香客和居士們暫住的別院,里邊卻也寬敞清凈。
看罷趙昺更覺有意思,覺得這廟有些掛羊頭賣狗肉的意思,想是當初這里建的定是供奉佛家神仙的佛祖,但是香火不勝,信眾不多。而和尚也要生活的,面對這種凄涼的景象,便引進了‘龍王’,這里靠近長江,航運發達,而水上討生活的人為求平安都會到廟中施舍、上香,于是靠著外來的神仙發達了,漸漸有了規模。等到蒙古人來了,為了適應變革,于是將后殿供奉的不知道哪位神仙給請走了,換上了藏傳佛教的人物。
趙昺感到好笑之余,覺得廟里的和尚看似是哪家神仙‘靈’便燒哪家香,有朝三暮四的嫌疑**商的油滑,不應是跳出紅塵的出家人所為。但他知道成長做大是事物發展的規律,一顆種子都在努力成為大樹,復雜的人類社會更是如此,這是生物競爭的本能性。只是人和其它動植物不同的是,人可以為了更廣泛、更長遠的利益,去考慮社會生態的平衡,不斷的改變以適應形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水县|
民乐县|
弋阳县|
扶沟县|
和平区|
台江县|
延川县|
浦江县|
杭州市|
兴化市|
黑龙江省|
福建省|
农安县|
康马县|
岫岩|
临朐县|
云安县|
枞阳县|
信阳市|
夏津县|
镇安县|
巴南区|
高平市|
衡水市|
平江县|
绥滨县|
三亚市|
普格县|
和田县|
天峻县|
额敏县|
杭州市|
松原市|
德安县|
阿城市|
广饶县|
三明市|
察隅县|
蓬莱市|
区。|
吴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