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變局-《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3/3)頁
皇帝死了,由丞相主持喪禮應該應分,但是趙昺卻嗅出了點不尋常。安童這個人同樣不簡單,其是蒙古札剌亦兒部人,木華黎四世孫。祖孛魯,父霸突魯;母弘吉剌氏,察必皇后之姊。他既是勛臣之后,又與世祖有椒房之親,中統初就擔任了由木華黎家世襲第三怯薛怯薛長,時僅十三歲。其母入宮見皇后時,曾在忽必烈面前稱贊他雖然年少而有輔國之才,因為他常與大人討論國事。至元二年,安童出任中書右丞相,時年才十八歲。
安童拜相后,即秉承忽必烈的意思奏請真金領中書省事,參與朝政。又奏召許衡入朝,主張實行儒家治國方針,奉行采用漢法的政策。但后來安童與阿合馬的這場斗爭失敗了,被調離了相位,忽必烈遣其前往西北邊境,行中書省、樞密院事,輔佐皇子北平王那木罕守邊。
安童至西北邊后,發兵討伐窩闊臺后王大名王禾忽,又因分配給養不公,引起諸王不滿。至元十三年,從那木罕戍邊的憲宗子昔里吉發動叛亂,劫持了那木罕和安童,將安童送到海都處拘禁。海都對拖雷家族的內爭采取觀望態度,頗優待安童,授以官職,直到至元二十年才遣還,二十一年,回到元廷。安童回朝再相。
安童復任后,仍親近儒士,奏請起用老臣徐世隆、李昶。時宋儒葉李歸隱富春江,南臺御史大夫相威奉旨求遺逸之士,以其名奏上,世祖大喜,即授浙西道儒學提舉,葉李不欲受,安童特致書懇請,始就職。這時發生了南臺御史上章請禪位太子的風波,世祖甚怒,安童雖自承罪責,但君臣間嫌隙已生。赴夏都避暑被留在了大都,當下被南必太后旁置,軟禁在城內。
從表面上看兩人同為朝廷重臣,伯顏有此提議也順理成章。但趙昺就是覺得其中必有深意,而他們也非同殿為臣那么簡單,安童的妹妹還是伯顏的老婆,他們是有姻親的。從政治觀點上看,他們都主張行漢法,以儒治國,這與真金的理念相合;從個人親疏上看,伯顏推舉真金為太子,安童走的更遠,不僅讓其參與國事,甚至鬧出了禪位風波。
兩人可謂是元廷老臣,威望甚高,有著控制朝政,左右宗王們態度的能力,而南必太后在他們眼里不過是跳梁小丑一般。趙昺清楚若是兩人聯起手來推舉真金上位,其起碼就有了五成的勝算,再得到兩個宗王的支持,真金繼位便幾成定局。因而他意識到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真金一旦繼位,必定會調集兵力前來征討江南,這不僅是政治上的需要,也是財政上的迫切需要,沒有了江南財賦的支持,他是無力維持龐大的開銷……
分析完當前的局勢,趙昺是一陣頭疼,他估計真金成功繼位已有八成希望,完成安葬忽必烈、除去反對勢力、穩定朝政、調兵攻打江南這幾件大事,再快大概也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而自己也要完成攻下臨安城,建立長江防線,清除元廷在江南的殘余勢力,鞏固政權整編軍隊,構建新的政治體系等等諸多事宜,這點兒時間恐怕遠遠不夠。
不過趙昺十分清楚,自他決定發動復國之戰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沒有了回頭路,不可能再退回瓊州過逍遙的日子,而他面對的也絕不是元廷一省兵力的圍剿,治理一隅之地那么簡單了。以后他將要與元廷的傾國之兵對抗,治理萬里江山,管理數千萬的人口,困難將是呈幾何形的增長。
可自己既然選擇了這條艱難之路,就要義無反顧的走下去,無論前邊有多少困難都要硬著頭皮闖過去,遇到多少糟心事兒都得挺過去,改變這段讓人憋屈的歷史……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皇岛市|
长治市|
保靖县|
顺义区|
池州市|
无极县|
丽江市|
安阳县|
临漳县|
汶川县|
丹阳市|
西畴县|
嘉禾县|
天津市|
彭水|
南平市|
潼关县|
扶沟县|
碌曲县|
枞阳县|
桐柏县|
北川|
都兰县|
富平县|
麟游县|
晋宁县|
尼勒克县|
安泽县|
浙江省|
吉木萨尔县|
安达市|
和龙市|
衡阳市|
池州市|
通辽市|
平凉市|
花垣县|
惠安县|
左云县|
南岸区|
芮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