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著急-《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進入十月下旬,杭州已經是初冬的季節,天氣漸涼,而今天又下起了蒙蒙細雨,讓人更覺濕冷。趙昺站在廊檐下呆呆的看著院子中飄落一層的黃葉,在前世他不怕夏季的酷熱,也不討厭陰雨連綿的梅雨季,最煩的就是陰冷的冬天。南方的這種冷不同于北方刺骨的冷,而是那種難以名狀的濕冷,可又沒有取暖設備,讓人極為不舒服,只盼冬天趕緊結束。
“官家,不要凍壞了!”蘇嵐給趙昺披上大氅道。
“這件是姐姐親手縫制的吧?”趙昺轉過身讓蘇嵐替他系好口子,笑笑道。
“嗯,官家改了改樣式,卻比此前的好看多了。”蘇嵐系好扣子,將衣服撫平笑笑道。
“是嗎?只是不知將士們何時才能都穿上!”趙昺從腋下開的口子處伸出手將蘇嵐耳邊垂下的一縷發絲拂到耳后輕嘆道。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趕制的厚衣服隨即按照先水軍、后步軍的次序逐步下發。而趙昺發現在官倉收繳的物品中有大量的毛氈和呢料。且拜蒙古人平定江南所賜,是南北物資交流變得通暢,這些產于西北的毛紡制品大量涌入江南,且價格低廉。
當然這個時期的呢料還稱作‘褐’,趙昺靈機一動,想到細呢是可以做衣服的,不僅保暖,還可遮風擋雨,在江東足以御寒了。而褐的本意就是指粗麻或毛織的衣物,還含有貧賤的意思,所以比之絲綢和絲綿的價格要低廉的多,何不將這些東西也利用起來。
于是趙昺令人大量收購毛氈和呢料,按照新軍服的樣式制作軍裝,而他也設計了一種大氅。在古時候的大氅是由道教鶴氅演變而來。男性穿著,特點是對襟大袖,整體寬大且有系帶,只能做常服穿著,而非現代形如斗篷,無袖的披風。
趙昺‘設計’的自然帶有現代風格,又不同于現代的軍大衣,而是小方領,無袖,壓襟系扣,形體寬大,只在腋下開了口,可以方便伸出雙手。不僅保暖,看著還十分拉風。試制出來后,大家都說方便實用,尤其是一班武將都想要,強烈要求列裝。
趙昺自然隨了眾意,但是這款暫時只能配發給軍官,當然也要分出個三六九等,統制官以上高級軍官的以羊絨做的細呢為材料,指揮使以上中級軍官的是細羊毛的,下級軍官的則是更為廉價的駝絨所制。自己身上的這件則是兔絨的,這使他覺得價值觀被顛覆了。
趙昺記的在前世好像是羊絨的價格最高,兔毛的甚至不如駝絨,可在此時兔絨紡織的細呢卻是貢品,其它人根本享受不到,這也就是所謂的物以稀為貴吧。好在他并不計較這些,也沒法計較,只要暖和、實用就好,但終歸皇帝穿的不能是作坊做的大路貨,還是要專人定制的,現在內府的一干人都在瓊州,就只能麻煩蘇嵐了。
“陛下就要事事操心了,寒衣之事不是早已交由下邊去做了,屆時過問一下便好了!”蘇嵐看小皇帝一臉焦慮,笑笑道。
“話雖如此,但是我軍多來自東南沿海,又在瓊州久居,耐暑不耐寒,并不適應這里的氣候,染了風寒豈不壞事!”趙昺卻搖搖頭道。
“官家,江東不是瓊州,紹興府城的繡樓、制衣坊便有百家之多,且女子皆會針線,只要有了樣式,不需花費多少時日便可完成的!”蘇嵐輕笑道。
“對、對,朕現在到了江東,卻還總以在瓊州視事,真是糊涂了!”趙昺聽了猛地醒悟苦笑著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尚义县|
蓝山县|
咸阳市|
天台县|
寿阳县|
大姚县|
柏乡县|
深州市|
拜城县|
东宁县|
沙坪坝区|
连城县|
永宁县|
阿鲁科尔沁旗|
海南省|
陇南市|
加查县|
通辽市|
华蓥市|
嘉黎县|
山阳县|
聂荣县|
洛阳市|
万安县|
甘孜|
东丽区|
灌云县|
江山市|
霍州市|
科技|
湖口县|
崇文区|
射洪县|
丽水市|
大城县|
乐至县|
博爱县|
娱乐|
乾安县|
盖州市|
河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