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不能錯過-《重生宋末之山河動》
第(1/3)頁
中原王朝帝位傳承本身也是充滿斗爭和血腥,甚至會導致戰爭,這點兒經歷過傳位之爭的趙昺也是深有體會。在錯綜復雜的形勢下,雙方明爭暗斗,弄心眼兒耍陰謀,不惜以武力相威脅。而他也做好了武裝奪位的準備,雖然最后沒有走到這一步,可也算是驚心動魄,維持了行朝的穩定和團結。
不過趙昺也看出了一點兒,權力的誘惑太大,為了它怯懦的人都會眼紅心跳,躍躍欲試,接受儒家文化熏陶,講究長幼有序的中原帝王都會放下親情和儒雅,不惜以死相搏。但是中原王朝的傳位盡管也充滿血腥,卻極少導致一個國家的分裂,而游牧民族的汗位傳承不僅伴隨著血腥,還常常導致民族和領地的分裂。
趙昺覺得要找一個標板沒有比元朝更合適的了,他們的汗位傳承就是一本蒙古族的分裂史,起碼現在這個階段還沒有改變。現在忽必烈仿照漢制修改了傳位規則,也是依靠自己強大的‘人格’魅力和威望,尤其是他無情的鐵腕兒,才壓制住了諸王強行通過。可現在忽必烈早死,真金太子當了多年卻未能掌握實權,趙昺希望他們這種傳統最好繼續延續。
蒙古汗國實行分封制,分封按性質講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黃金家族內家產式分封。從氏族社會理論上講,整個汗國應歸成吉思汗家族共同所有。所謂“太祖皇帝初起北方時節,哥哥弟弟每商量定,取天下了呵,各分地土,共享富貴”,講的就是這個意思。根據蒙古人分配家產的傳統,成吉思汗將國家臣民、軍隊分為若干份子,分賜給諸子弟,受封者憑借“皇帝的福蔭”,在自己的分地重立營帳。
與家族分封不同,成吉思汗對功臣貴戚另有一種分封,內容包括豁免賦役,減免刑罰等特權,封授千戶、萬戶、國王等。對于主動降服的部族,成吉思汗往往封其首領,使統領舊部,姻族也以舊部形式組成數個千戶。功臣組成各自的部落。這種恩賞式的分封,雖然要比黃金家族分配式分封低一個等次,但由于職位世襲,對部民具有很強的支配權,因而仍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并可以向領主演變。
根據成吉思汗的分封,長子術赤的封地是從海押立至花剌子模的欽察草原;次子察合臺的封地,從畏兀兒之西到河中;三子窩闊臺封地在也兒的失河上游和葉密立。他們的后人,按蒙古人的習慣,被稱為右手諸王,或西道諸王。
幼子拖雷則繼承成吉思汗在斡難至怯綠漣河之間的宮帳;諸弟別里古臺分地在怯綠漣河下游;合赤溫分地在金朝邊堡以北;大弟哈撒兒分地在額爾古納河與呼倫湖一帶;幼弟帖木哥斡赤斤的分地在大興安嶺以東,他們的后裔,習慣上被稱為左手諸王,或東道諸王。
經過打破部落界限的整合,封建游牧國家結構進一步完善,蒙古汗國積聚了強大的力量。隨后,蒙古游牧貴族以追擊仇敵為由,發動了一系列征服戰爭,使大蒙古國疆域不斷擴大,諸王等封地又進行了若干調整。但無論家產分配式還是恩賞型分封都具有很強的獨立性,一般在大汗權威強大時,大汗對藩臣、藩部能實行有效的控制;一旦汗權衰落,各兀魯思往往自行其是,彼此甚至為爭奪汗位兵戎相見。
成吉思汗在圍攻西夏王國的戰役中死去。蒙哥當政期間,除原來宗王貴戚封地外,將大汗直轄地區劃為三部分:東方各地區,漢文史料稱為燕京等處行尚書省,委任馬哈木?牙剌洼赤實行管理;突厥斯坦、河中諸城、畏兀兒諸城、費爾干納、花剌子模等地,稱為別失八里等處行尚書省,任命馬思忽惕伯管理;呼羅珊、拶答而、伊拉克、法兒思、迪牙別克兒、毛夕里、合列卜等地稱為阿姆河等處行尚書省,任命阿兒渾為長官。
此外,蒙哥派長弟忽必烈經略漢地,同時派次弟旭烈兀經略波斯等地,作為他控制東西方的左右翼助手上述地區的稅收均上交大汗國庫,并作為黃金家族的共同財富,由大汗管理支配。這說明全蒙古的大汗有權在服從他的屬國征收物資,然而事實上大汗并不能隨心所欲地這樣做。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峡县|
靖宇县|
扎鲁特旗|
凤翔县|
蓝山县|
阜南县|
静海县|
尉氏县|
德格县|
临猗县|
肇东市|
婺源县|
长顺县|
澄城县|
中卫市|
凤山市|
宜兰市|
金溪县|
彭山县|
共和县|
土默特左旗|
仪陇县|
揭东县|
连州市|
成武县|
昌乐县|
松江区|
邯郸市|
聂拉木县|
延安市|
桐柏县|
丰县|
景德镇市|
漠河县|
当雄县|
宜丰县|
泽普县|
南岸区|
廊坊市|
涟源市|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