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人群中的朱允熥,總覺得他這番話,是在說給自己聽。 ~ “哦,那這么說,你還有功了?”常森冷笑。 “不敢!”張謙又繼續笑道,“錯就是錯!下官貪就是貪了!可是下官不是一個貪的,下官不貪,下面的人也要貪。下官不貪,上面的人也要伸手要錢!” “所以,下官就貪了!下官不但自己貪了,武昌府上上下的官員們,除了每年的俸祿之外,還有額外的收入,下官帶著他們一起貪!” “他們有財路下官不攔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只要在下官可以掌控的范圍之內,只要他們不鬧得滿天皆知!” “如此,他們才能一心幫著下官,治理好武昌!” 常森冷笑,“歪理!” “您不是文官,不懂水清則無魚的道理!”張謙淡淡的笑道,背著手好似渾然不懼一般,但他背著的手上,手指不住的顫抖,卻出賣了他內心的恐慌。 “下官若是清官,也讓下面當清官,那知府的位子坐不住!下官若是清官,沒辦法斂財,那布政司的諸位老爺們,也坐不住!” 張謙冷笑,“他們也知道權衡利弊,也知道凡事都有兩面。就拿武昌外城來說,那本不該收稅的,也收不上稅來!” “可是因為商賈云集,且發現可以走私夾帶省下賦稅之后,往來武昌的商人們只要是有本路的,都停靠在外城!” “外城的勞力也便宜,吃的也便宜住的也便宜,而且沒有宵禁....如此一來,本官就下令在外城收稅!” “可是外城的稅,都進了下官的口袋嗎?”張謙又是冷笑,“侯爺,您年初還給武昌府派了二十萬的軍餉呢!您不會以為這錢是武昌府截留了正稅給您的吧?” “武昌府可沒那么大膽子敢截留皇上要的稅!”張謙又道,“可是,武昌府也好湖廣都司也好,要花錢的地方多....不多收稅,這錢從哪來?” “呵!”常森冷笑,“你這是豁出去了?還是怕受刑?所以干脆也不藏著了!” “下官知道,藏不住的!您審,下官最多是斷腿,可若是錦衣衛來了!”張謙有些惋惜的摸著自己的官服,“下官可能腸子都被翻開!” 說著,他猛的轉頭,看向人群。 “當日事發,下官本想找布政司使大人,可誰知人家卻裝病不見!下官就知道,這事定然大了!” “后來再一想,光是常侯你自己,也不可能讓布政司使大人如此忌憚。而您雖是勛貴外戚看著跋扈,但一直以來都是小心翼翼的,從不過節插手民政!” “那徐平安跟您非親非故,您用得著冒著大不韙幫他出頭嗎?還這么大的陣勢,調兵進城!” 說著,他看向常森面前,桌子上的丹書鐵券,冷笑道,“這玩意兒,大明朝何時真當回事過?” “大膽!”常森一哆嗦。 “而且,下官還發現一個事!”張謙再次轉身,看著人群,目光最后落在朱允熥的身上,“下官問了手下人,說您遇到徐平安那天,是帶著家中的外甥在外城吃飯!” “呵呵,您的外甥都是豪門子弟怎么會去外城那種魚龍混雜的地方?且京城的子弟,一未到地方之前,地方已經知曉了,哪有悄無聲息來的?”張謙又冷笑道,“而且,據說那天先出頭的,也不是您,而是您的外甥!” “有人說,那天的常侯您,跟在您外甥的身邊,就跟個老仆似的!” “再加上前陣子九江的事,下官算了算您的外甥,就是當今皇上的日程,所以.......” 說著,張謙一撩官服的裙擺,在所有人驚詫的目光中跪了下去。 “下官知道自己肯定是躲不過去了!” 張謙苦笑,然后叩首,“罪臣張謙,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