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熙熙攘攘的人群,一直持續(xù)到巳時才變少了一些,到了這個時候,秀才,舉人們該點餐的也都點好了。 便成群結隊,搖頭晃腦的施施然走了。 客官們才剛離開,便只見一個個穿著紅馬甲的跑腿,在那點餐大廳里進進出出,將一份份單子取了出來。 跑腿的或牽著毛驢,或拉著板車,急匆匆向著各家飯莊酒樓跑去,那紅色的馬甲還有背后那醒目的“餐”字,日漸成為京城的一道獨特風景。 京城里的百姓倒也漸漸習慣了。 適應了。 也就不足為奇了。 巳時一刻。 人去樓空的一樓大堂里安靜了少許,隱約能聽到二樓的十幾個雅間里,時不時的傳來交談聲。 站在大堂里抬頭看。 便會發(fā)現(xiàn)二樓的雅間里也坐滿了人,也都是不差錢的讀書人,或三五好友,或同窗,同鄉(xiāng)們聚集于此。 都喜歡交上二錢銀子的房費,然后點上一壺碧綠春,再點上幾盤點心小菜,一邊品茶一邊吃著點心,一邊議論著八股文章。 人性如此。 凡古往今來這片土地上的人都喜歡湊熱鬧。 隨著這便宜坊的點餐生意日漸火爆起來,成了萬歷九年夏天最有討論度的一件新鮮事。 這便宜坊的二樓雅間,甚至連對面的幾家飯莊,很快便成了一些讀書人每天必到的打卡地。 讀書人坐在雅間里揮斥著方遒,指指點點著…… 終究是擺脫不了人性的弱點。 可閑雜人等只能止步于二樓雅間,站在二樓的樓梯口向著三樓看去,便會發(fā)現(xiàn)三樓的門口有護衛(wèi)守著。 不讓進去。 可店家越是這般故弄玄虛,探頭探腦往三樓張望的人便越多。 這也是人性。 時常有人好奇的打聽起來,這便宜坊的三樓到底是個什么地方,看上去神神秘秘的。 每當有人提出這問題,便會有了解內情的好事之人湊過來,煞有其事的解說了起來。 “兄臺你有所不知,這三樓……嘿嘿!” 說了等于沒說。 便宜坊的三樓依舊十分神秘。 只不過時常可以看到有身穿綾羅綢緞,氣度不凡之人,或者是穿著儒服的舉人老爺們踱著四方步走上了樓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