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起來非富即貴。 三樓,雅間里。 外面是炎炎夏日,酷熱難當,小小的雅間里卻十分涼爽,桌子上擺著井水鎮過的西瓜。 墻角放著一個木桶,木桶里赫然放著一大塊冰,這西瓜,這冰桶表明了這里的檔次。 一目了然的皇家待遇! 此刻房中靜謐無聲,穿著一身儒服的張靜修恬靜的坐在椅子上,翻著手中的一卷游記。 與她并排的另一張太師椅上,穿著一身寬松道袍的朱翊鈞也在看書,他看的是兵法韜略。 朱翊鈞身后站著一個身形魁梧的中年內監,那青筋畢露的手背,脖頸上的橫肉,一看便知是身手絕佳的高手。 門口也站著幾個侍衛。 靜謐中只有二人翻書的聲音,直到隔壁另一個雅間里,傳來了沈烈爽朗的大笑聲。 正在翻書的二人才抬起頭,對看了一眼,然后便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困惑。 等到沈烈的笑聲平息。 朱翊鈞才不解道:“他正在見什么人?” 張靜修忙道:“說是兩個外地進京趕考的舉子,一個山西舉子,一個揚州舉子,二人家中做的都是……茶葉生意。” 朱翊鈞微微錯愕,然后點了點頭,思索了片刻之后更茫然了,便又好奇問道:“他這是又要做茶葉生意?” 張靜修也搞不懂,輕聲道:“八成是。” 朱翊鈞不再多言,而是若有所思。 作為大明王朝舉國之力,由張居正,張四維,申時行,馮保這些顧命大臣精心培養出來的儲君。 朱翊鈞對于生意之道自然并不陌生。 他只是性格執拗,很叛逆罷了。 朱翊鈞自然明白茶葉生意是怎么做的,賣茶葉自然是這天下間最暴利的生意,可是做茶葉生意是需要茶引的。 茶引制度始于宋代,元、明、清仍用茶引,清末茶引漸廢。 說白了。 這就是官府發給的運銷執照。 茶引上有運銷數量及地點,準予按茶引上的規定從事貿易,當然還有一種功能,那便是繳稅憑證。 也是專賣憑證。 說話間。 隔壁又傳來了幾聲寒暄,很快門外傳來了腳步聲,然后沈烈便拿著兩份拜帖,興沖沖的推門走了進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