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七章 儒者四心-《帝御山河》


    第(1/3)頁

    “熙熙攘攘,人材濟濟,這一屆的文科舉真是盛況空前啊!”

    文殿的頂樓上,三名穿著青衣的主考官并肩而立。.其中一名五柳長須,氣質儒雅的主考官望著城樓下魚貫而入的文試“學子”感概道。

    “是啊,‘史師’插手,連獎勵都遠超往屆。就是不知道這一次的中榜者能否讓‘史師’滿意。

    另一名主考官附和道,聲音一落,文殿頂樓立即沉默了不少。

    “史師”,姓“史”,大家尊稱“史師”,是出身平川的文道名宿,在大漢皇朝的燕京做了二十多載的“文師”,如今六十有八,教過無數的皇子皇女。

    大漢皇朝以為武為尊,“文師”的地位雖然遠不如武將,但是憑借這份執教經歷,“史師”依然擁有不凡的影響力。

    這一次“史師”告老還鄉,回到出身的平川鄉,就是想要在晚年尋覓一個衣缽繼承者。

    這件事情連朝廷都關照過,也算是朝廷對這位服侍帝室,教導皇室子女二十多年的“文師”的尊敬。

    不過“史師”為人苛刻,而且眼光極高,招收弟子更是寧缺勿濫,一般人輕易入不了他的法眼。許多皇朝心腹之地的勛貴子弟都入不了他的法眼,更別說是平川縣這個小地方了。

    “難啊!如今武道顯圣,文道沒落,大部人都專心武道去了,剩下的人即便勤于讀書,也是沖著功名去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哪里還有幾個真正的讀書人。”

    一名臉色微黑,氣質剛毅的方臉主考官道,前半句還在談論史師收徒的事,后半句就帶著不少對文道沒落的痛惜。

    從文殿頂樓俯瞰下去,前來應試的“學子”雖然熙熙攘攘,但大部分神情或者緊張,或者呆板,哪里多少靈氣。

    幾名主考官也是面有戚戚然,一副深有同感的樣子。傳說中的文道盛世,讀書人念頭正直,個個天頂透出靈光。

    每一屆的文殿考試的時候,天下的億萬書生匯集如云,讀書凝聚的浩然正氣,自然匯集形成凝如實質的浩氣長河,可以令枯木逢春,老樹生長,百花齊花,處處生機勃發,春意盎然。

    到如今,同樣是文道考試,學子匯聚,卻哪里有這般景像?

    “這種事情不可強求。我聽說史師在皇朝燕京執教,到是搜集到了不少文圣時代的線索。史師學問精深,德高望重,他如今年事已高,不知道還能活多久。只希望這屆的文童生能夠入得了他的法眼,否則的話,史師的一身所學就要成為絕響了,這對于我們文道絕對是一大損失!”

    五柳長須,氣質儒雅的主考官道。

    “是啊!希望如此……”

    眾人嘆息。

    …………

    “文殿”三樓的角落,楊紀拿出墨條,在老舊的硯臺上慢慢的研磨。周圍一片悉悉索索的聲音,相比于其他緊張的學子,楊紀要神平氣和的多。

    “鐺!”

    一聲鐘磬之后,考試正式開始。一名名皂吏將考試的試卷挨個發了下去。

    楊紀翻了一下,發現果然是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典藉”、“經義”和“策論”。第一部分是“典藉”,非常簡單,考察文道典藉的熟讀、記憶情況。

    這一關基本可以淘汰一半的人,剩下的都是記憶力過人的人,基本沒有多大難度。

    第二部分是“經義”,這是考察圣人文字的理解情況。雖然隔了一個時代,語言有些不同,但是圣人文字精深卻不晦澀,只要用心,都能理解圣人文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泉市| 五寨县| 桐庐县| 阿克苏市| 山丹县| 巫溪县| 靖江市| 冀州市| 三穗县| 丰城市| 吴川市| 灵丘县| 子洲县| 秦皇岛市| 若羌县| 全州县| 辛集市| 高安市| 万盛区| 尖扎县| 方城县| 阿拉尔市| 巨野县| 象州县| 新宁县| 长垣县| 团风县| 西峡县| 漳州市| 温州市| 承德县| 报价| 伊宁县| 牟定县| 广元市| 于田县| 伊宁市| 蓝山县| 永宁县| 蒲江县| 奈曼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