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戰亂多年,中原百姓所剩無幾,難怪主公這么些年要鼓勵生養。”關羽又說道:“也不知道如今的中原,究竟個還有多少百姓。” “沒有多少,總共也不過兩千多萬。”曹恒回道:“這還是早先我和父親說話時偶然談及的。” “兩千多萬?”關羽錯愕:“怎么就這么點?” 關羽并不知道,如今中原有兩千多萬人口,還得感謝曹鑠融合異族和鼓勵生養。 早先的戰亂,動輒坑殺無數,要么就是百姓流離失所凍死餓死在路上。 到處都是累累白骨,人在逃難的路上,哪還會有心情生養。 而且還有異族襲擾,殺死或者搶走無數中原人。 只有損耗極少補充,要不是曹鑠提前一統了天下,按照歷史原有的進程發展下去,等到亂世終結,也不知道中原還能剩下幾個人。 而且要不是出現了大魏,把羯人直接給滅了,將來五胡亂華一旦出現,等到大隋終結亂世的初期,全國人口僅僅只剩下一兩百萬,達到中原人口最少的極限。 “兩千多萬是去年的數目,今年應該多了不少。”曹恒回道:“每年都會有許多新生兒出生,父親正在致力于增加中原人口。” “不知魏王打算把人口壯大到多少?”關羽問了一句。 曹恒想了一下回道:“父親并沒有和我說過,不過我卻覺得他應該是想要把人口壯大到萬萬以上。” 關羽和張飛都沒再說什么。 兩千萬人口,對于中原來說確實是太少了些…… 人口不足,總有一天會面臨大軍出征卻沒有兵源可征,而且各行各業都會無人從事,中原再好,也不過是一片死地而已。 當初曹鑠正是看到了這一層,也知道五胡亂華會給中原帶來怎樣深重的災難,所以才會在大魏一同之后,立刻決定滅了羯人,然后再把其他異族都給融合。 中原強大的時候,胡人都不敢來到這里胡來,他們會表現的十分順從。 然而順從的背后,胡人卻時刻不忘要把中原給滅了。 五胡亂華正是印證了這樣的道理。 胡人與中原人終究不是同種,既非同種,當然不可能同心同德。 只有愚蠢到極致的統治者,才會亂了根本,無休止的扶持胡人而打壓中原人的生存空間。 畢竟大魏的根本是中原人,并不是那些時時刻刻都想給中原惹來麻煩的胡人…… “戰亂太久,我們損失的不僅僅是人口。”又往前走了一段,曹恒感慨道:“中原內耗,只會促使我們自己亂了根本。一旦我們的根基亂了,胡人就會趁機發難,給我們帶來滅頂之災。父親正是看到了這些,所以才不會容許胡人存在下去。他們只有兩個選擇,其一是融入中原,從此成為中原人,其二則是死!” 關羽和張飛默然點頭,此時此刻,倆人都能深刻的體會到曹鑠的良苦用心。 曹鑠一直堅持要把胡人給徹底滅掉,并非他天生就是屠夫,只不過是他看明白了很多事情。 尤其是他看明白了,中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民族,卻絕對不能讓這些民族彼此之間有著對方是異族,而自己的民族才是唯一應該存在的念頭。 無論是誰有了這樣的念頭,都將會迎來大魏將士無情的鎮壓…… “兩位將軍怎么突然想起問中原有多少人口?”曹恒向關羽、張飛問了一句。 關羽回道:“也沒什么,不過是看到長安蕭條,突然想要問問罷了。” “長安今天蕭條,卻不意味著將來也一樣蕭條。”曹恒說道:“我們現在缺的其實就是人口。如今百姓生養不少,再過二十年,中原人口至少會翻出三倍以上。到那時,還有哪個胡人敢輕視我中原?” “長公子說的是。”關羽和張飛齊聲應了。 “兩位將軍跟了父親這么久,難道還不明白,其實父親一直有個想法,那就是亂我中華者,我必滅之!”曹恒說道:“當年我們一直在內耗,彼此相互征伐。可打來打去,無非是一些豪雄得了好處。對于百姓來說,無論是誰執掌了中原,他們都是一樣要生存下去。而得到中原的人,多半也會像大魏一樣,極力想要把中原治理的更好。至于能好到什么程度,那就只能看得到中原的人有多少能耐了。” 對于曹恒的說法,關羽和張飛都是十分認同。 經歷過多年戰亂,倆人也曾在劉備手下作為主將出征,他們當然知道在戰亂的時候中原究竟損耗了多少人口。 當年出征,到處可以看到死去的中原人。 無論走到哪里,都能看見已經人去屋空的村莊和小鎮。 當年的亂世,不過成就了多方豪雄。 豪雄相互征伐,都想成為中原之主,給中原帶來的卻是滿目瘡痍和需要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修復的創傷。 “長公子說的這些,我們如今也是明白了。”關羽對曹恒說道:“好在大魏一統了天下,沒給異族滅我大魏的機會。” “異族雖然不敢滅我中原,可他們的心思卻從來沒死。”曹恒說道:“中原雖然一統,可將來的征戰卻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是個盡頭。其實我也不想打仗,可我們不打仗,別人就會想著要我們亡族滅種。擺在我們面前的,除了征戰,根本沒有任何其他的選擇。” 關羽、張飛都是點頭不言。 倆人也都明白曹恒話里的意思。 安撫雖然可以讓異族消停下來,可他們卻是要從中原不斷的得到好處。 中原送給異族的好處,除了把他們養的更肥,讓他們更有資本在中原疲敝的時候大舉進犯,根本不可能起到徹底解決的效用。 以安撫的手段促使異族不與中原搗亂,不過是飲鴆止渴,留下更大的隱患罷了。 異族終究只是異族,給他們再多好處,他們都會認為是中原人欠著他們或者說是懼怕了他們。 戰爭不是解決爭端的最好辦法,卻是最行之有效的。 仨人說話的時候,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張飛的家宅門前。 他們停了下來。 張飛對曹恒說道:“長公子剛才的一席話,讓我受益良多,回去以后,我一定會好好琢磨,把那些話想的更通透一些。” “其實張將軍不用想的太明白。”曹恒微微一笑,對張飛說道:“我們要做的原本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依照父親的想法,把異族徹底給滅了!” “長公子說的沒錯。”張飛點頭:“我也明白了長公子的意思。等到大軍進入西涼,我一定會依照魏王的意思,盡快促成羌人與中原人融合。” “有勞張將軍!”曹恒拱了拱手。 張飛先向他告了個退,隨后又對一旁的張苞說道:“承蒙長公子不棄,你可不能要長公子失望。” “父親放心。”張苞回道:“等到追隨長公子出關,我一定為大魏多立功勛,不會丟了父親的臉面。” 再次向曹恒拱了拱手,張飛轉身返回宅院。 目送張飛離去,關羽對曹恒說道:“長公子,我也快要到家,就不必繼續送了。” “反正也快要到了,我把關將軍也送到門口就是。”曹恒回了一句,向關羽問道:“父親登基之前還要前往泰山祭天,關將軍到時要不要一同去?” “主公祭天,也不用帶著那么多人。”關羽說道:“我就不去了。等著主公回返長安登基,我再與馬孟起等人一同出兵討伐西涼。” 說到這里,關羽接著說了一句:“天下亂了這么多年,皇帝之位也空了許久,終究是快要有位皇帝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