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聽說趙都邯鄲被破之時,三千稚童順城墻躍下,口呼‘趙人永不降秦’。其聲其勢,何其壯也!你也是趙人,你為什么不學習一下那些孩子們的勇毅和自尊呢?” 四人桌案上,面色白凈的青年儒生怒聲而起,走到仆役身邊呵斥著。 他年歲應是剛及冠不久,看他手上連一個繭子都沒有,便知道他從小養尊處優,連農活都沒有做過。 “人與禽獸之異,便是人知禮數,有羞恥心。長安君不愿鋪獸皮在此,卻要你趴伏,這不是認為你連禽獸的皮毛都不如嗎?受到這么大的侮辱,你怎么能如此心安理得呢?” 仆役額頭抵著地面,輕微的血腥味鉆入他的鼻孔。 他不敢反駁,也不敢說話,他不想死。 這里的每個人,都有著決定他生死的力量,他不能對任何一個人不敬。 隸臣妾就是奴隸,奴隸是不受秦法保護的。 在生命都得不到保障的前提下,隸臣妾早已喪失爭辯的能力,他們骨子里只剩下了求饒,順從,惶恐。 “趙人就是下賤!被那豎子如此糟踐也甘之如飴!污我雙眼!” “看那豎子臉上的喜意,哼,小人得志!這趙人無心無顏,與那豎子倒是絕配!” “這四個儒生見識短淺,若發難的是吾,吾會提前交代人將隸臣拖走。隸臣不見,那豎子不拿人當人的行為便是蓋棺定論。再能辯解也是理虧,不會陷入這等局面!” “幾個自命清高只會讀死書的腐儒,連個美人都點不起,能成什么大事!” 先前少年儒生被嬴成蟜暗中引導開的范圍打擊,讓賓客們的言論風向有了些許變化。 眼見局面惡化,青年儒生眼見地上仆役還不回他話,讓他難以扳回局面,他心中的屈辱感瞬間炸裂。 他從腰間抽出佩劍,毫不猶豫地斬向地上仆役。 他要把這個仆役斬殺! 連帶著他受到的屈辱一并斬去! 儒家孔子將人分做三六九等,提倡禮制,儒家思想便是典型的貴族學說。 儒家思想中的仁,是對人來講的。 而奴隸,不是人。 奴隸若是讓人感到受到屈辱,那就該殺。 青年儒生的劍不快。 在他拔劍的剎那,樓臺侍衛是絕對來得及攔下他的。 但沒有一個樓臺侍衛有攔阻的意向。 他們一個個站在原地,恪盡職守,對于青年儒生的動作視而不見。 人要殺隸臣,為什么要阻止? 換做是他們被隸臣侮辱,也會怒氣上涌。 這便是秦朝。 所以人對奴隸的態度都是如此,沒人覺得這有什么不對。 咚~ 嬴成蟜一樽砸在青年儒生頭頂。 青年儒生被打的連聲呼痛,連退三四步,手中長劍掉落在地,就掉在仆役的腦袋旁邊。 仆役聽到耳邊有金屬砸落聲音,小心地扭頭用眼角余光瞥過。 那把明晃晃利劍反射著森寒的光芒,掠過仆役雙眼,讓仆役肝膽俱顫,他差一點就死了! 他想起身逃跑,跑回趙國,跑回那個雖然貧瘠卻溫馨的家。 抱著阿母痛哭,抱著阿父訴苦。 但實際上,他卻不敢輕舉妄動,甚至比之前更加小心,一動都不敢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