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個三歲孩童便能識字還能背下《般若心經》,那孩子確實算得上聰明伶俐。 賀西山在那時候將那孩子給送了出去……通常一個人長大之后五歲之前的記憶是極難保留的。 他這樣做,當是不希望那孩子記得這個地方,或者不記得這段往事。 他會將那孩子送去哪里呢? 他曾經是越國東林禪院的大和尚…… 他在寧國舉目無親! 他最大的可能就是將那孩子送去越國,交給東林禪院收養。 如此,既可以讓那孩子的身份不至于暴露,還能最大程度的保證那孩子的安全。 越國的消息還沒有傳回來。 李辰安并不知道越國的東西兩大禪院發生了一場戰斗,東林禪院在寂覺大和尚的帶領下幾乎滅了西林禪院。 東西兩大禪院而今已統一,更名為禪宗。 這件事溫煮雨知道,但溫煮雨并沒有告訴李辰安。 在京都的玉佛寺,溫煮雨給普空法師出了個主意,他說,越國之事,你可派人去請賀西山去一趟越國,越國的破事可解。 這便是賀西山沒有在積善廟的原因。 “神衛軍在何處?” 鐘離悠轉身,向南邊一指:“在南山。” 李辰安扭頭看去,煙雨中并未見山,那便極為遙遠。 他本以為神衛軍會在西山,卻沒有料到在南山。 這讓他略微心安,卻又有些不解: “一直在南山?” “對,那邊更適合神衛軍訓練,另外……南山的神谷關外就是回紇,神衛軍放在南山有防備回紇叩關之意。” “西南的大山里還有不少的土司,也是為了預防土司叛亂。” 李辰安點了點頭,不管如何,樊老夫人此舉為寧國守住了西南門戶,怎也是一件了不得的大功德。 他將騎在脖子上的鐘離若畫放了下來,抬步走到了積善廟的那兩扇漆黑的大門前,伸手推開了門。 陰雨的天,門里的光線很暗,李辰安稍等了片刻,讓眼睛適應了光線,才看清這廟里供奉的是一個韋陀。 韋陀是佛的護法神。 通常他站在彌勒佛像的背后,面朝大雄寶殿,護持佛法,護助出家的僧人。 但這里并沒有大雄寶殿。 這韋陀是面向門口的。 他手里的杵也杵在地上,這意思就是這是一座小廟,謝絕云游的和尚在此免費吃住。 李辰安走了進去,站在了韋陀佛像前。 他抬眼看了看,伸出手來在佛像前的貢臺上摸了摸,指尖搓了搓,灰塵較厚,確實有一段時間沒有人打掃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