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西山是崇慶府外十余里處西河旁的一座山。 山勢陡峭。 山間林密。 只是山頂…… 李辰安就站在山頂上。 它沒有山頂。 它的頂部仿佛被一劍削過一樣,是個巨大的平臺。 那平臺之上長了許多桃樹,但更多的依舊是綠油油一片的草地。 草地上有許多的野花盛開,站在這里,幾可眺望崇慶府全城。 那座積善廟,就在這平臺的最北邊。 廟的左右也有幾顆桃樹。 廟的后面是深不見底的懸崖! 廟不大,前廟后院,占地不過兩畝。 李辰安站在了這座廟前。 他的肩膀上托著鐘離若畫。 他的身邊是鐘離悠。 他的身后跟著的是鐘離若水蕭包子還有寧楚楚三個俏麗的姑娘。 當然,距離他稍遠處便是牧山刀的兩把刀和小武。 再遠一點的地方,是袁肅帶著的數百鐘離府的家將。 “這就是積善廟,” 鐘離悠指了指這座廟宇,又道:“當年修這座積善廟的時候,是鐘離府請的匠人,本想著將這座廟修建的更大一些,但賀西山卻說畢竟是臨時所居,不需要。” 李辰安看了看那關閉的廟門問了一句:“那時伯父就已在蜀州?” 鐘離悠點了點頭:“也就是從那時候……昭化四年春,鐘離府才開始經營蜀州。” “這西山上的桃樹,包括從山下至山上的這一路桃林,也都是那時候所栽種的。” 李辰安看了看那些含苞的桃樹,又問: “大伯可有常來這積善廟?” “前三年倒是偶會上來。” “前三年賀西山帶著個孩子,鐘離府送了兩個奶娘還有三個婢女上來……這是母親吩咐的。”“那時我們都不知道那孩子會是皇長子,僅僅以為是京都某個貴人的私生子。” “只是三年后的某一天,那兩個奶娘還有三個婢女也都回到了鐘離園,說是那和尚說不需要她們再留在廟里了。” “我再上來的時候,便沒有再看見那個孩子。賀西山說,那孩子不宜留在這積善廟里,因為他塵緣未盡。” 李辰安思索片刻,問道“那孩子可有何特征?” 鐘離悠搖了搖頭:“生得白皙可愛,雖才三歲卻聰明伶俐,我記得那時他已能背下那兩百六十字的《般若心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