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京都。 昔日相府。 已是深夜,但書房里的燈依舊亮著。 溫煮雨還沒有睡。 他忽的連打了三個噴嚏,了坐在對面的年承鳳,咧嘴一笑: “不知道那個狗曰的估計又在罵我?!? 年承鳳從一堆的舊日奏折中抬起了頭來,他抬手揉了揉太陽穴,臉色有些倦怠的了溫煮雨: “罵你的人,恐怕不少?!? 溫煮雨眉梢一揚,給年承鳳斟了一杯茶,“可念我的人也不少?!? 年承鳳接過茶盞,將身子靠在了椅子上,“念你的人確實不少,那些年,你周游列國,可是留下了許多風流韻事?!? 溫煮雨捧著茶盞向了窗外漆黑的夜,沉吟片刻,搖頭自嘲一笑: “那段歲月曾經以為極為風光,而今想來才發現了那是少不更事的荒唐。” 年承鳳撇了撇嘴,“你不是說那叫多彩的人生么?” “哎……”溫煮雨一聲嘆息: “無論曾經多么多彩,終究如那墻上的漆水一般,受不了歲月的風霜,最終留下的不過都是些斑駁罷了?!? 溫煮雨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收回了視線,向了年承鳳,又道:“古人云人不風流枉少年……這話對,也不對?!? “對的地方就在于少年時候的不羈,因為不羈故而無所顧慮,于是方能風流?!? “但我說它不對之處,則在于歷經了那段歲月,走向成熟,再回首的時候,方能發現那不僅僅是浪費最好的時光,還愧對于曾經那些為自己而綻放的姑娘……” “少年時候的她們,也是她們一生中如花一般美麗的季節,可惜……那時的我卻不懂得去珍惜,以為人從花中過片葉不沾衣這就是風流的最高境界,卻不知……雖未沾衣,卻撞落了花瓣無數……” “我倒是只留下了腳印一串,她們卻為我流下了淚水兩行?!?. “不說這些了,那些曾經引以為榮之事,而今實令我羞愧于心?!? 年承鳳一直著溫煮雨,忽然覺得這家伙似乎也老了。 他的年歲已四十,但他的心,來是真正的安穩了下來。 果然知溫煮雨者,唯有花滿庭! 他咧嘴一笑,沒有再和溫煮雨說那些傷心往事,而是問道:“宮里……宮里而今只剩下了一個麗貴妃和六公主?!? “這兩天,監察司的那個諫議大夫唐不舉,兩次上書,認為麗貴妃和六公主繼續住在后宮有些不妥?!? “理由是……皇上已駕崩,新皇未立,麗貴妃作為先皇遺孀,就算是沒有為先皇陪葬,按理也應該以未亡人的身份去皇陵守陵……” “按照寧國律制,她至少應該守陵五年,但她卻一直沒有主動提起,而今依舊在后宮?!? “如果攝政王真迎回來了皇長子,皇長子登基為帝之后,這后宮肯定是會有新人進來的,那么這位麗貴妃,她以什么身份依舊呆在宮里?” 溫煮雨的神色變得認真起來。 這件事他當然知道。 甚至這件事在李辰安沒有離開京都之前他就和李辰安提起過。 麗貴妃不是皇長子的母妃,卻是皇長子的長輩。 如果皇長子登基為帝,麗貴妃的身份就很是尷尬。 她沒可能是皇太后。 那她是什么呢? 李辰安給他的回答有些怪異。 他說……后宮那么大,難得有個喜歡鋤地的人去侍候那些花花草草。 她既然依舊呆在后宮,想來有她呆在后宮的理由。 就由著她吧。 至于以后……以后等皇長子真的回來,真的登基為帝之后,再由新皇和你們重新商議。 溫煮雨認為這事不妥。 無論是皇長子登基為帝,或者李辰安成為寧國新皇,麗貴妃在后宮都不妥! 因為麗貴妃還有個兒子。 他是寧國正統的三皇子殿下! 按照溫煮雨的意見,既然三皇子而今已成年,當封王去其封地。 麗貴妃作為三皇子的母親,她可隨其子一并去封地。 如此,不僅僅是后宮不會留下任何問題,這皇位,也不會留下任何隱患。 可李辰安并沒有接納他的這一意見。 理由是三皇子既然在守陵,且讓他守上三年,這是他的孝道。 “監察司唐不舉的諫言,是我讓監察司這么做的?!? 溫煮雨這話一出,年承鳳頓時就明白了。 “這……如果攝政王知道,會不會認為你擅作主張?” 溫煮雨擺了擺手,“不管他如何認為,這件事都必須辦!” “再說,他此去蜀州接回了皇長子再去吳國……那是一兩年之后的事了?!? “可麗貴妃這事卻不能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