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雖然李勇很老了,但是肯學。曹操說的挺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人老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活力。 而干司馬這件事情,就已經消耗了李勇所有的精力。政治上的事情,他真的不懂。 但他很忠心,吳年干什么他都會支持。 “將軍。恕我直言。欲戴王冠,必受其重。”劉知行想了一下后,才拱手說道。 “好。我明白了。”吳年輕輕點頭,然后站起來說道:“說起來。稱王很簡單,我也沒有什么負擔。但是啊。我的想法很簡單。就算是戰國時候,韓王也是有幾十座城池的。十二座城池的王?算什么。說出去讓人笑掉大牙。” “我們還是把心思,放在攻破南海府。把楚軍趕回山海關吧。” 說罷了,吳年又坐了回去,然后抬頭說道:“根據陳家貴獲得的消息來看。” “遼東總督錢能與山海關總兵王忠弼不和,互相爭權奪利。王忠弼能打仗,但貪財。錢能不能打仗,但不貪財。” “現在南海府那邊,被他們兩個弄的烏煙瘴氣。百姓的莊稼,基本旱死了。今年恐怕要顆粒無收。” “你們覺得,現在是出兵的時機嗎?” 把熊無我、吳景趕走,是吳年走的一步妙棋。這一步妙棋,正在持續發揮作用。 打南海府已經是勢在必行。 但是什么時候打,是一個問題。 “回稟將軍。我覺得還應該再等一等。因為熊無我打的底子實在太好了。現在王忠弼麾下的軍隊,還有極高的戰斗力。而王忠弼本人只是貪財,不是不能打仗。如果現在與他硬碰硬,我們不會吃虧。但是蒙元人在北方虎視眈眈,橫插一腳。我們腹背受敵。就算打贏,恐怕也會元氣大傷。” “不如等王忠弼更衰弱,再動手。”劉知行立刻拱手抱拳,回答道。 “嗯。知行說得對。”吳年輕輕的捏著自己的下巴,低頭沉吟了許久之后,點頭說道。 時機,還沒有成熟啊。 溫水煮青蛙,青蛙它還活著,就會跳走。 就在這時,親兵從外走了進來,手中拿著一張折子,彎腰遞給了吳年說道:“將軍。戶房房主公孫桑,與一百二十六名官員、校尉、千戶、百戶的聯名上書。”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