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知道自己的話不好聽,也有可能會遭到吳年的厭棄。忠臣嘛。哪有忠臣不支持主公稱王的? 但他就是這樣的人,正確的事情他一定會支持,錯誤的事情,他一定會反對。 性格使然。 吳年笑了起來,說道:“早知道你會這么說了。由校。不。汪功曹啊。讓你監(jiān)察百官,執(zhí)掌監(jiān)察權(quán)。是我這輩子做的最對的事情。” 說到這里,吳年話鋒一轉(zhuǎn),說道:“不過。我也得問問長史、司馬的意見。由校你少安毋躁。” 說著,吳年抬起頭來對門外的親兵說道:“來人。去請長史、司馬。” “是。”一名親兵抱拳一聲,立刻下去了。 汪由校微微一愣,雖然吳年的沒有明說,但意思已經(jīng)很明白了。他本以為吳年得了【天命】之后會飄起來,沒想到吳年仍然這么沉穩(wěn)。 至于吳年的稱贊,汪由校心里頭滾燙的,拱手說道:“能幫將軍做事,也是我汪由校,這輩子最幸運的事情。” “如魚得水。”吳年笑著點頭說道。 隨即,君臣二人枯坐了一會兒,直到劉知行、李勇從外走了進來。不等他們行禮,吳年便抬手說道:“坐。” “是。” 劉知行、李勇應(yīng)了一聲,立刻來到了左右位置坐下。劉知行坐在了汪由校的下邊,李勇坐在了對面。 劉知行抬頭看了一眼汪由校,目中露出若有所思之色。汪由校是他親自提拔的,對汪由校的性格脾氣,他最了解不過了。 而吳年沒有大事,是不會召見他們的。 最近的大事情。 “輔漢將軍府就這么大,任何風(fēng)吹草動都能沸沸揚揚。公孫桑串聯(lián)百官,勸進我稱王。你們肯定知道。雖然他們的折子還沒有遞上來。但我得有個準(zhǔn)備。是同意,還是反對。知行,老李,你們有什么說法嗎?” 吳年再一次斜靠在扶手上,擺出了一個輕松的姿勢。 “回稟將軍。這種事情,我不懂。反正你說什么,就是什么了。”李勇很干脆的抱拳表態(tài)道。 這府中的三大官。李勇的資質(zhì)、出身是最差的。但是他能干好司馬這個官職,沒有出現(xiàn)紕漏,其實是很有能力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