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愛書網(wǎng)"網(wǎng)站訪問地址為 想要抓這種奇特的蜂,還是等情況吧。 若能順利找到貝奇,一切都好說,若不能順利找到貝奇,還暴露了身份的話,那就沒轍了。 研究新生物雖然會讓杜威大師感到快樂,但我要是因此折戟沉沙,損失卻會更大。 所以,想要抓捕新物種,要在能夠自保的前提下。 從落腳點到現(xiàn)在為止,我少說走了四五公里路了,由于是在釋放魔法波動為前提趕的路,所以我能肯定,走的肯定是直線兒,而非繞圈子。 如此看來,這片森林的疆域也挺大,至少不在小規(guī)模森林之列。 只要是中型以上森林,就會有一個共同的特征——積水坑。 雖然樹木的主要食物是水及水中的營養(yǎng)礦物質(zhì),但樹木同樣是能夠穩(wěn)固土壤,使之不潰散的關鍵因素。 土壤一旦被牢牢固定住,并且濕潤度達到飽和,再有雨水降下,就會出現(xiàn)不滲透的現(xiàn)象,而這種現(xiàn)象,就是積水。 一般來說,這種積水坑里的水經(jīng)過沉淀以后,都是比較干凈的——或許會拉肚子,但大概率不會死人。 所以對于林間尋路者來說,積水坑,就是一處最佳的水源。 是的,解釋這么多,主要是因為我只隨身攜帶了一水袋水,頂多能夠支撐三天。 別以為行走在森林中就沒有缺水的問題,該缺水的時候,照樣還是會缺水,畢竟樹葉難吃不說,包含的水分也極少,根本不足以解決缺水問題。 雖說某些植物的根莖中蓄滿了水分,但直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現(xiàn)哪怕一株根莖能夠食用的植物——這些植物我都見過,根莖都跟橡膠條似的,嚼都嚼不動,而且水分也不多。 其實要是能夠找到漿果的話,我也不至于如此擔憂,畢竟那玩意兒或許不好吃,但水分卻是實打實的多,而且我完全不需要擔心漿果是否有毒,因為我毒免疫啊! 唯一擔心的,就是漿果沒毒,卻有其他未知效果,那就慘了。 不過這些效果在生存面前,都是小意思,只要能活下去,哪怕吃完漿果以后,嘴里散出便便的味道,我也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