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社論-《天唐錦繡最新更新》
第(3/3)頁
此人祖籍唐州永年。既是儒家學者、經學家、又是“三禮學“學者,學貫古今,才通天下,撰有《周禮義疏》五十卷、《儀禮義疏》四十卷,文名播于五湖四海!
賈公彥精通《三禮》,不僅《周禮義疏》即是由其負責編撰,還選用鄭玄注本十二卷,匯綜諸家經說,擴大為《義疏》五十卷,體例上仿照《五經正義》。《儀禮義疏》也是由此公編撰,采用北齊黃慶、隋朝李孟愆兩家之疏,定為今本,依鄭玄之注。
若是單論著作之多寡,尚在孔穎達之上!
而賈公彥的這篇“社論”,名為《德惟善政,政在養民》……
這句話出自《尚書-虞書·大禹謨》。
其原意是說德政才是好的政治,政治的最終目的在于養育人民。
不過其宗旨卻是傳播“君以民為本”和“國以民為本”的思想,這是始于孔孟而貫穿于整個封建時代的主題思想。
文中說,在孔子、孟子時代及秦漢以后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時代,雖然仍有“君權天授”的“天命”論影響,但在君民關系、國民關系上,明確地強調了人民力量的重要作用。
孔子提出了“仁者人也”“仁者愛人”“為政在人”“為政以德”“民無信不立”“修己以愛百姓”等思想命題,奠定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傳統。孟子進一步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得乎丘民而為天子”的命題,形成了后世“民貴君輕”的仁政思想傳統。
孟子贊賞湯武革命,稱湯武誅殺桀紂是“誅一夫”,董仲舒提出“有道伐無道,此天理也”的命題,說明儒家民本思想傳統的革命性,即失德者被人民推翻以致改朝換代的合理性。
文章花團錦簇、嚴謹整肅,字字樞機,鞭辟入里。
不少人就琢磨出味兒來了……
從“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轉而到“德惟善政,政在養民”,這其中看似有些轉折生硬,前者乃是夏商周之時的民風國政,后者是孔孟以降的政治潮流,但是兩者卻有著共同的主體——以民為本!
大唐征戰四方,雖然武功赫赫戰無不勝,然則前隋末年天下動蕩遺留下的舊傷未愈,多年兵戈南征北討又添新傷,人口已然遠遠跟不上發展的速度。
《貞觀周報》的兩篇社論正好符合當下的社會現狀,立即便得到各界有識之士的共鳴。一時間關中處處盡皆宣揚“以民為本”之思想,希望皇帝能夠鼓勵生養,帝國能夠繁衍生息……
一股前所未有的重視人口生息的潮流,被這兩篇文章極快的鼓動起來,漸成風潮!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理县|
永寿县|
邯郸市|
呼伦贝尔市|
东平县|
同江市|
策勒县|
鄄城县|
贵德县|
阳原县|
恩平市|
新巴尔虎左旗|
班戈县|
南汇区|
临桂县|
吴堡县|
铁岭市|
清远市|
岳池县|
独山县|
湟中县|
海林市|
许昌县|
滨州市|
沙坪坝区|
隆安县|
鹤山市|
东安县|
湖南省|
玉山县|
荆门市|
会昌县|
二连浩特市|
临颍县|
黄浦区|
营口市|
南木林县|
石河子市|
拉萨市|
全南县|
延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