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尹使者瞬間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 “無事無事,我……小的只是想來看一看周皇帝您是否安康,沒想到在朱雀門那里碰到了倭國使者,小的與他不是同路來的。” 是嗎? 周乾對于這句話,是一個字都不相信。 看他是否安康? 當年高句麗想派女刺客殺他被他抓住時,也是假裝婢女說的這番話,只可惜他從來不相信這種口是心非的問候。 “朕怎么聽說,最近你往西夷館那邊跑得勤快,怎么,高句麗也要參加比試大會,想與我大興切磋切磋文化方面?朕沒記錯的話,大興元祖十年之前,高句麗一直沒有自己的文字,還是先祖派了三位翰林大學士前去教文斷字,才有了如今高句麗的文化傳承,朕沒說錯吧?” 想到當年大興派人來教化文字,可那些不爭氣的學子們,只學了一半,尹使者面色變得微妙起來,想要否認。 可當他抬頭看了一眼因為他的遲疑,而神情不虞的周乾時,點頭如搗蒜一般承認了這一史實。 “行了,既然尹使者只是來看朕是否安康的,如今你也看到了,朕也知道了你的心思,無事便回去吧,不該摻合的事不要瞎摻合,過了秋不日便是冬季,若是比試結束后再返回高句麗,尹使者路上怕是要遭罪咯。” “您說得對,小的故鄉此次受災也很嚴重,小的這次前來,看望了周皇帝后,便準備離開京安城,返回故里,為家鄉重建添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尹使者遠道而歸也是辛苦,走的時候,朕定會送一些特產,讓你帶上。” 周乾對于這種有眼力的使國自然不會像對待倭國一樣,一棒子打死。 再加上高句麗確實遠在寒冷苦楚之地,征戰起來也很麻煩,在沒有合適的機會前,大家還是維持相安無事的現狀最好。 尹使者又是裝作千恩萬德的感謝了一番后,這才身后像是有人攆似的,出了御書房,幾乎用跑的朝宮門方向離去。 待到兩國使者離開。 周乾再看向晉王與康王,前者像打蔫的茄子,后者則精神煥發。 說明他的威嚴在這兩個皇子心中,還是不可撼動的。 很好。 “倭國狼子野心,朕得給各州道提個醒,嚴查倭國人,不論是逃難來的還是原本就在這里生活的,都得登記在冊,在官府的眼皮子底下做事,膽敢算計我大興國內的稅收,他們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第(1/3)頁